关灯
护眼

第71章

    乾隆三十年,皇上再次南巡。

    这次南巡定的路线短暂,且也不是第一回南巡。故而皇上除了奉太后出行外,就只带了十岁以上的阿哥和几个年轻的贵人常在随侍。

    唯一带着的主位就是容嫔和卓氏。

    和卓氏是皇上平了大小和卓叛乱后才进宫的回女4。她入宫的时候就二十六岁了,性子又很安静谦恭,太后倒是放心让她伺候皇上。

    皇上一走,紫禁城中顿时就安静了下来。

    皇后和高静姝并肩坐在镜子前面,身后宫女正在给两人用乌发膏染头发,长春宫中弥漫着清淡的草药香气。

    高静姝微微闭着眼,感受到宫女在头发上轻柔的涂抹药膏。

    柯姑姑已经告老出宫,紫藤也已然出宫嫁人,唯有木槿不愿出宫,自梳了在钟粹宫做姑姑。如今的钟粹宫跟皇后的长春宫一样,在柯姑姑和木槿多年的管束下,变成了一只严丝合缝的铁桶,每个人也都有了一样的笑脸和轻盈的脚步。

    因而,现在站在高静姝身后的宫女,其实她都记不太清对方的名字。

    一眼看过去,她们像是穿着同样衣服的笑容弧度一样的布偶人。

    有种令人安心的雷同。

    看到这些相似的宫人,高静姝忽然想起后宫这些年得宠的妃子:“说起来,皇上虽然喜欢各色的美人儿,但也有共同点。”

    皇后还认真的想了想,然后摇头:“我倒是想不出。”

    随着皇上登基年数日久,做皇帝越发得心应手。要说登基前十年还有鄂尔泰跟张廷玉敢在他眼皮底下党争,还敢跟他对着提提意见,那么又二十年过去了,如今朝中全部都是跪着听命的人。

    连同傅恒高斌在内,都是受过皇上敲打,凡事谨小慎微毕恭毕敬体会上意的臣子。尤其这两人都挂着外戚的名号,傅恒更要顾忌七阿哥,行事未免更加掣肘些,凡事不敢拂逆皇上的心意。

    尤其是乾隆十七年‘胡忠藻’案后5,上百人头落地,各色文字狱此起彼伏,至今日,别说朝中,连民间也没有敢议论皇上的声音了,自此实现了皇上“宇内唯朕一人声尔”的宏伟目标。

    不单臣子们听话,这些年他还打下了准噶尔平了大小和卓的叛乱,在皇上心里,自己的文治武功也算是比肩历代圣明皇帝了。

    前朝稳固顺遂,皇上的心思自然在后宫上用的就多。

    真是乱花渐欲迷人眼,各色美人都有。

    所以皇后骤然听贵妃说起,皇上居然还有个固定审美,不由诧异:“是什么?”

    “年龄。”

    高静姝伸出手给皇后算:“皇后娘娘想想,皇上最喜欢的是不是二十五岁到三十五岁之间的妃嫔。比如这回带出去的容嫔,正是二十六岁进宫得宠,今年三十一岁。”高静姝笑道:“娘娘想想我被翻牌子最多的,也是那十年间。”

    皇后略侧头看着贵妃。

    那十年间。

    是啊,转眼都过了二十年。

    时光真的能改变太多:她还记得,乾隆八年的时候,为了皇上想要纳钟粹宫里一个宫女,贵妃就闹着抗旨甚至重病也不肯治,如今却已经能这样兴致勃勃谈论起皇上的新宠和过去的时光。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6

    皇后指了指自己的头发:“如今咱们也是白发人了。”

    高静姝看着窗外数十年不变的紫禁城:不,宫女们想说的大概不是玄宗,都到了老了要死了,管谁是皇帝呢。说的只是这宫里自己流水一样度过的一生而已。

    皇后见贵妃不说话了,还以为她是伤感,于是劝道:“皇上太后都不在宫里,也少些规矩,等明儿和顾进宫,让她多住两天。”

    说起和顾,皇后又关怀道:“和顾也出嫁两年了,至今还没有喜信,明儿再让太医好好看看。”

    只见贵妃反而笑道;“儿孙自有儿孙福,随她去吧。”

    反正她知道女儿没有被嬷嬷们挟持住,过那种见一面驸马还得被教养嬷嬷索要银两的日子就好。

    和顾是她一手养大的,又是从小锦衣玉食长在宫里,别的技能没有,享乐的技能点却满点,她会过好自己快活的一生。

    随她去吧。

    --

    随她去吧。

    皇后听着贵妃这句话,看着前面的镜子,如今宫里主位以上都用大块的水银玻璃镜,清晰的毫发毕现。

    镜子里映出自己和贵妃的面容:岁月虽然也在贵妃的脸上留下了痕迹,但她还是有一双清亮的眼睛。

    很多年前,贵妃就坐在这长春宫,直截了当的问自己:“皇后娘娘,你为什么对我这么好。”

    这之后,又过了许多年。

    可她的眼睛还是没有变。

    后宫里太多人来来去去,三年一选秀,很多时候皇后还没有记清楚这次新人的脸,就听说她们因侍奉圣驾不当而被皇上关去了冷宫,或者一病没了——皇上的独断专行的脾气日盛,不单单针对前朝的大臣,后宫女人更是动辄得咎。

    有得罪皇上的,自然也有些得宠的,令嫔变成魏贵人后,空出来的那个嫔位,简直像是走马灯一样,这近二十年下来换了不知道多少个人。

    可以说是铁打的嫔位,流水的女人。

    可无论谁再得宠,皇上不但没有再立过一位贵妃,甚至连妃位也没有再封。

    自从乾隆十二年底,嘉妃开始闭门养病不到半年就把自己养薨逝后,后宫的格局就一直是一贵妃,一娴妃,六嫔。

    而无论娴妃掌多少宫务,年节下内务府分赏这件事,皇上却永远交给贵妃。

    乾隆十五年,舒嫔生下十阿哥的时候,皇上是按照妃位赏赐的,但却未给妃位,后来十阿哥两岁就夭折了,皇上就更是再没提过升位之事,倒是把一位常在生的十一阿哥记做了舒嫔的儿子,也算是安慰。

    乾隆十六年,娴妃生下十二阿哥后,太后三番两次提过,要给娴妃进位贵妃——协理六宫又诞育皇子,难道不能升个贵妃位?

    然而皇上却仍然是拒绝,那之后,又十几年过去了,这宫里,始终只有一位贵妃。

    皇上每月初一十五会来长春宫用膳,每月十六追月之日,也总是雷打不动去贵妃的宫中。

    皇后在草药的香气里,想起了许多纷杂往事。

    --

    宫女清脆的声音响起:“回皇后娘娘,染好了。”

    皇后这才回神摇头道:“真是老了,动不动就爱想起旧年的事情。”

    高静姝就笑道:“咱们三十多岁的时候,娘娘每次说老,我都要反驳,四十多岁的时候,我就保持沉默的抗议,如今只能点头赞同了。”

    皇后也忍不住笑了:“是啊,过几个月就是本宫五十五岁的生辰了,如今孙子外孙子都有了,难道还不认老?”

    她抬头习惯性揉了揉额角“况且这些年晚上的觉是越来越少,人也越来越累,真不知还能撑几年。”

    高静姝立刻表示:“娘娘想想定太妃,咱们还有好几十年呢。”

    乾隆二十二年,她们一起送走了定太妃,这位老人家终年九十六岁。

    太医院报来‘定太妃不好了’时,皇后和高静姝立时赶去探望,正赶上定太妃回光返照,拉着两人的手道:“我一生只有一个儿子,但有七八个夭折的孙子孙女——如今我要去照顾他们了,他们在地下不用害怕了。”

    定太妃的目光浑浊但是温和:“皇后,我也会替你照看永琏,你别担心。”

    皇后潸然泪下。

    定太妃的目光落在高静姝面容上,吃力的从手上摘了一只镯子给她:“贵妃,这个留给你罢——不是什么好的玉,是圣祖爷随手赏的。只是他赏我的东西少,我也就带了这许多年从未摘下。如今留给你做个念想,难为你这些年总记得来看我,陪我说说话。”

    高静姝接过来戴在手上。

    自从不怎么侍寝后,她手上越发不爱戴一串子东西累赘,金指甲套更是不戴。

    定太妃看着贵妃素白无饰物的手,戴上自己的玉镯,慈爱笑道:“贵妃,你还是这个脾气,不喜欢就不戴。”她目光有些涣散:“我啊,是到了八十多岁才明白,人啊活的自己自在了……比什么都强。”

    皇后给身后宫人示意,继续派人去催请履亲王。

    好在履亲王终于从宫外赶到了,七十多岁的老人步履蹒跚,走进来送了额娘最后一程。见定太妃拉住履亲王的手,皇后和贵妃就退出来,将最后的时刻让给这一对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