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二十七章:汉都景色独占八成

    王一道:“不用羡慕嫉妒恨,我们没有名气没有人脉,不搞那些过场,任何书都不可能超过《石猴记》的销量。”

    这点信心没有,王一不如找块豆腐撞死。

    同一时间,丁家书局大门外,队伍已经排到了街角,严重影响了七八家门店正常营业,但这种状况,每年都发生过几次,掌柜们已经见怪不怪,更无心与丁家抢风头。

    与往常不同的是,今天排了两条队伍。

    左边的队伍,是要购买汉都第一才子柳文正的《人鬼情史》。

    细心的人会注意到,队伍中女生占了将近一半规模,当然不会有高门大阀的大小姐,多遣自家丫鬟,站在烈日炎炎之下,争取第一时间抢到柳才子的签名。

    但中产家庭待字闺中的女儿,基本会亲自到现场,还能一睹柳才子风华。

    不过,右边队伍档次高了不少,清一色衣着光鲜的阔少,指使家奴的都不多。

    号称汉国四大才女之一,当朝平章孤清烛独女孤紫忆啊!诗文集是人家处女�6�1�6�1�6�1作。

    关键是据说孤紫忆不止文采出众,样貌更是不亚于丁婉月,说不定买本书还能博得紫忆姑娘的好感,说不定幸运还能砸到自家头上,说不定还能成为孤家的座上佳婿。

    平时吊儿郎当的纨绔子弟,全都成了玉树临风的才子,甚至几个胖子,不惜舍掉早餐,将腰带扎了又扎,为的就是腰围瘦一点,能够显得挺拔一些。

    小贩们这时候最忙碌,在队伍中穿来穿去,推销冰饮小吃,或者折扇油伞。

    其实队伍里面,真正读书人并不多,一个才子一位佳人,皆是权倾朝野的名门之后,花上半天时间,百十个铜钱,不求什么博得青睐,先混个脸熟就行。

    将来友人面前,也是夸耀的资本。

    丁婉月在书局内站盏茶功夫,可辰时已过,今天两位主角还没到来。

    “兜儿!”她轻唤一声,然后贴着兜儿耳边低于几句。

    兜儿点点头,走到维持秩序的伙计中间,朝着排队的人群喊道:

    “诸位书友!才子佳人们!感谢对丁家书局的大力支持,趁着今天签售的两位还没到,我家姐姐有话要对诸位讲,下面,掌声有请丁家婉月姐姐,闪亮登场!”

    若王一此时在场,一定奇怪这热闹场面,太接近梦中那个时空了。

    这时空的女人不像明清那样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抛头露面实属正常,无须轻纱遮面,甚至出仕做官者有之,只是普通女人的地位,与后世相差太多。

    “诸位书友!”丁婉月莞尔一笑,手举《石猴记》道:“这是我书局推出的一本新书,书分五部,每部十几万字不等,只需铜钱百文。”

    “凭什么啊!”

    “就是!我们是想一睹紫忆姑娘芳容,你�6�1�6�1�6�1”

    下面排队的人是想说,你令无数才俊折腰,我们更不敢觊觎,没人瞎惦记你丁家大小姐,伤不起,但签售场面,你推销另一本书,算什么事儿。

    再说柳大才子的书,才五十文,你一部就百文,五部便是半个金币,忽悠谁呢!

    偌大丁家不会是财政出现什么问题吧?用这种下三滥手法敛财。

    人们七嘴八舌,低声议论。

    大多数冲着人来的,并不是书,丁婉月当然明白道理。

    “无论你们读过多少书,我只告诉大家一句,这本书精彩!值!”

    接着又补充一句“大汉人口近两千万,《石猴记》每部印数不会低于十万册,明日在汉都各分店同步上市,希望各位别错过。”

    说完,丁婉月不再看一眼陆续增长的队伍,转身进入到书局内,吩咐道:

    “兜儿!她俩是金枝玉叶,不等了,回府。”

    直到丁婉月消失,排队的人才反应过来,平时大才子们一本书也不过几千上万册,整个汉国除去老人孩子和文盲,读书识字的也就一两百万左右,买得起书的绝不超一半。

    五部各十万册!五万金币,抢钱呢!

    一刻钟后,孤紫忆和柳文正先后抵达,签售现场立时掀起比烈日更高的温度,几百狂热的粉丝们蠢蠢欲动,终于可以一睹风华了。

    不到一个时辰,丁家书局准备的各五百本书全部售罄。

    对于富家子弟来说,两小时的高强度劳作,还要面对花痴般的眼神,真有些吃不消。

    腰酸手麻的柳文正,起身后发现,不少人抱着一摞签名的《人鬼情史》,又奔向丁筱勇亲自守着的柜台,毫不犹豫的掏钱买书。

    孤紫忆初次经受这种场面,尤其是拿着碳棒签字的时候,一双双贪婪的眼睛,恨不得变成血盆大口将自己生生吞下。

    终于签完了,写字是体力活,俏脸粉红的孤紫忆,艰难的移步到书局后厅,接过燕儿递来的热茶抿了一口。

    “燕儿!外面是怎么回事儿?都没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