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015章 缘起

    蒋建学认真阅读了这篇论文,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二十五岁的赵洪斌是坚信科学的。他写这篇论文,并不是为这个故事正名,而是想用反向推导的思路,来说明这个预言的前提不成立。

    “我们假设文献中‘牢笼’的说法成立,既然囚徒那么一定会有‘审判者’。审判者、囚徒、牢笼、监视,四个必备条件,据此我们可以发散一下思维,猜测发生过什么,首先如果这个假设成立,那么囚徒一定是外来者,审判者也是外来者,那么想要勾勒出这个故事的梗概,有几个前提性问题需要解决。”

    “第一个问题,囚徒是在哪个时间点被审判者羁押在地球上的?我们根据找到的化石来进行推断,首先,这个时间点一定是在恐龙出现之后,如果囚徒在恐龙时代之前到来,只会出现两种可能性。如果囚徒具有高级智慧,那么囚徒为了争夺生存空间不会允许恐龙繁衍起来,如果囚徒没有高级智慧,那么以今天人类的形态推断,囚徒一定会被恐龙灭绝。这两种情况都没有发生,那么可以推断得知,囚徒一定出现在恐龙时代之后。”

    “另一方面,根据地质研究发现,约六千五百万年前,约6500万年前,一颗宽度约16公里的陨石撞击到了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上,这被普遍认为是恐龙灭绝的罪魁祸首。当时地球上包括恐龙在内的三分之二的动物物种消亡灭绝,爬行动物的黄金时代结束,哺乳动物的时代到来。”

    “另一个事实是,在约5000万年前,灵长类动物呈辐射状快速演化,从低等灵长类动物原猴类中分化出高等灵长类动物。”

    “至此我们可以发现,在约6500万年前到约5000万年前这段时间,恐龙等大型爬行动物已经陆续灭绝,这约1500万年的时间对于灵长类动物来说是一段空档期。灵长类动物并没有在这期间迅速崛起,而是在约5000万年前这个时间节点突然爆发。如果人类是囚徒进化的结果,那么囚徒到达地球一定在这个时间点,约5000万年前。囚徒的到来导致了灵长类动物的爆发。”

    “确定了时间点,我们继续探讨。人类的进化道路有迹可循,我们几乎可以在世界的任何地方找到足以证明人类进化路线的化石。从高等灵长类动物进化成猿猴,然后是智人,再到今天的人类,最终完成了一个从依靠本能生存的动物到依靠智慧生存的人类的进化过程。可以肯定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人类’变得越来越聪明,因为进化一定是从低等到高等的过程。那么问题来了,如果假设成立,囚徒在约五千万年前被流放到地球,同时流放囚徒的审判者还在月球留下了‘监视之眼’,能做到这些的文明至少不会亚于今天的人类文明。”

    “于是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审判者的文明程度大于等于今天的人类文明,而人类是由约五千万年前来到地球的囚徒进化而来,可以得出一个简单的对比,审判者对比囚徒,如同今天人类对比猴子,二者不具备可比性。为什么审判者要如此大费周章?逻辑显然不成立。”

    “这不合理,至此可以得出结论。虽然在三种不同文明的象形文字石刻中都发现了类似的图案,但据此牵强附会编纂的故事没有任何根据……”

    论文的后半段,赵洪斌开始旁征博引,证明在不同文化的象形文字中,同样的符号带有不同的意思,很有可能这三幅相同的图案,代表着不同的意思,只是现在的学者还没有翻译出来。或者更简单,这三个文明的石刻记录的就是一场月环食,没必要过多联想。

    蒋建学虽然对人类学并不精通,但以他的角度来看这篇论文,还是发现了很多有争议的地方,比如说人类起源,虽然主流的意见是人类是由猿猴进化而成,但是依然有其他的说法,并不是百分之一百的共识。可以说这篇论文并不够严禁,而论文当时得了一个B等的评价,也说明了赵洪斌的这篇论文并没有得到审阅这篇论文的教授认可。

    蒋建学脑袋更乱了。他相信老师今天这番话不可能是因为六十年前的一篇论文引起的,必然其中还有其他理由,可是老师现在睡着了,他再怎么好奇也无从得知。发怔了一会儿,他打算把论文页面关掉继续搜索一些相关的资料。就在这时,赵洪斌醒了过来。

    “不中用了,说着话,怎么还睡着了。”或许是休息了一会儿恢复了些力气,赵洪斌说话的声音也清楚了许多。蒋建学扶着赵洪斌,道:“老师,我扶您去床上休息吧,已经很晚了,我们可以明天再聊。”

    “不,让我说完。”赵洪斌摆摆手拒绝,他留意到还没关掉的页面,道:“你看到了这个,让我省了不少话。”

    蒋建学抱歉道:“对不起老师,我实在是太好奇了。”

    “人之常情,这有什么可道歉的。”赵洪斌继续说道:“这篇论文是我二十五岁的时候写的,算是缘起吧。当时为了交作业,写了这么一篇。那时候的想法还很稚嫩,不够严谨。既然你已经看完了,我就接着这后面说。”

    “嗯。”蒋建学应了声,等待老师的讲述。

    “这篇论文之后很多年,我都没有再深入研究过这个事情。再次提起这件事,是在我六十岁的时候。那年我获得诺贝尔奖,在瑞典见到了我的老朋友,也就是刘杰的爷爷,他当年是我的推荐人之一。”

    “他的爷爷?”听到刘杰这个名字,蒋建学下意识地皱眉,这已经是条件反射的动作了。

    “嗯。”赵洪斌点点头,道:“你不知道这个人,他很少在公众面前露面,他是科学院一个秘密部门的科学家。他是一个主攻生物基因方向的科学家,在物理领域也很有研究。他在基因领域的成就足以比肩我在物理领域的成就,但是在世人眼中,他只是一个碌碌无为混饭吃的兽医。这样的人还有很多,我常说我的成就不值得称道,这并不是一句自谦的话,是因为我看到了这些不计名利的人的成就,相形见绌而已。”

    蒋建学没有反驳,但在心里他还是不相信刘杰的爷爷可以比肩赵洪斌。赵洪斌可是拥有‘人类之光’称号的科学家,在人类联盟时代,几人有这等殊荣。

    “通过和他的交谈,我重新审视了这个故事,让我意识到我的很多想法都是错误的。”

    “他和您说了什么?”

    “他告诉我他找到了人类基因的秘密,同时他也给我提供了另一个角度。这个角度一下把衡量时间的单位从‘万年’缩短到了‘年’,极大拉近了距离。本来只能靠猜想的事情,一下子可以‘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