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十章 建立通道

    那400骑中,有属于朱全忠汴州兵的。其中有些还是原黄巢旧部,他们原本还抱着一点理想打败唐军建立新世界分点田弄个炕头娶个媳妇的朴素要求,后来跟随朱全忠一起降了政府,骑上马掉转长矛大刀干起镇压自己以前的战友,这种镇压的事情干完,再次掉转枪头对付曾是唐军队战友的李克用山西兵。

    这哪是打仗,分明是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高强度的杀人放火中去。

    后世假如剥去番号,新1四军,红军,国军,解放军,都是自己人。但这种相互间厮杀的习惯,对此还真的不知道说什么好。

    胜败真的是没甚么意义。

    朱全忠同李克用在901年狠狠1干了一仗后,他似乎不这么觉得。总觉得,城不够多,对他来讲,增加一座城,红旗就多一飘飘。

    朱全忠是教育门第出身的,朱全忠的祖父朱信父亲朱诚都是老师。耳熏目陶之下,他也跟着聪明起来,算数极好。这点跟猫太祖很像,不同之处是猫太祖本身就是老师。所以朱全忠只能做了一小块地方的皇上,而猫太祖做了大陆区的皇上。不过同为教育系统的,猫太祖虽不屑与同朱全忠惺惺相惜,但内心还是很肯定其能力,用猫太祖的原话说:朱温身处四战之地,与曹操略同,但狡猾过之。

    为何朱全忠的老爷和老爸为什么不能当皇上,这是因为,朱信朱诚那时代,还是唐朝盛世,而不是末期,这政权像癌症不像水蜜1桃,时候不到,还真的不能摘除或者说摘除不掉。就像历史后面的大清,已经那么腐烂腐朽飘飘欲摇,但孙文这个著名的职业医生,摘了几次手术硬是都没成功,最后还是清朝自己烂掉,被武昌一枪打中,轰然倒塌。

    自古开疆成帝皇者,大部分是投靠农民起义军,猫太祖和朱全忠就是这样的典型例子。当然,猫太祖政治上比较专一,不似朱全忠那般全身上下充满了流氓气质,今天投靠这个,明天又投靠那个。

    这招叫做抱大腿。

    朱全忠用的纯熟,光杆司令时,投靠黄巢义军抱大腿,但看到黄巢大势不妙时,改投王重荣反过头镇压黄巢。不过流氓当到一定境界,都会升级成大哥,到了这个级别,面子时不时的就要讲一讲,譬如这次抱大腿行为。朱全忠为了不让他妈情何以堪,面子上好看,只在投降书上认王重荣为舅舅,认干爹这种事情,他做不出来。

    但王重荣也是个投降派,干的事情除了抱大腿之外,还是抱大腿。他起初看到唐朝不妙,就降了黄巢,转身攻打唐朝。打了过几天,觉得唐朝虽然弱,但跟黄巢以及其他地方势力比,还是羊群中的骆驼,瘦了点,肉不多,但架子在,还能抱着靠几天,于是又归降了唐朝。

    同为反复无常的性格,王重荣可不傻,这世上当面叫哥哥,背后掏家伙这种事情太平常了,何况这次白捡了一个干外甥而不是干儿子,总觉得小朱同学不靠谱,于是转手做了二道贩子,把朱全忠献给了唐朝皇上李儇。

    风雨飘摇的唐朝皇上一看这条消息,喜极而泣:“朱温如此识时务,诚我大唐忠臣也!”黄巢大将朱温归顺,等于卸了义军的一条大腿,而自己现在像是用三条腿走路,甭提多稳妥,一减一增,这功效太显著了。

    于是,马上宣拜朱温为河中招讨副使,并赐名朱全忠。李儇傻乎乎,自古反复无常之人,那可敢重用。后来正是这位他御封的“全忠”连弑两位唐朝皇帝,杀尽李唐宗室,毁了他唐家三百年的社稷。

    赐名这事儿,透着邪气,凡是赐什么忠臣、忠贤,偏偏大多到后来都成了奸臣和叛贼。比如李忠臣和魏忠贤。

    不过朱全忠自此又抱上了朝廷这条大腿,由于李靖、徐世责力、薛仁贵、李晟、郭子仪、韦皋、李朔心、王忠嗣、侯君集、李光弼大将名将埙落。他往朝堂上一站,跟其他唐将一比,就是鸡群里的那只白鹤。

    鹤舞白沙,我心飞翔。朱全忠边笑边跳。

    不过抱着钢管跳那叫艳舞,朱全忠抱毛茸茸的大腿,跳的只能是杀人舞。

    这一仗过后,朱全忠成了四个镇的节度使,照史书上说的,朱全忠局势一片大好。身居四潘,拥有河中之地。上则可牵制朝廷,下则可监察李克用。

    朱全忠剩下的事情,就是考虑牵制一下朝廷。比如历史上常发生的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是个算盘,只要走到这一部,基本上都会考虑去弄手指头来拨弄几下皇帝这个棋子玩玩的。

    老朱一思考,上帝就发笑。发笑的原因是因为,没等老朱怎么思考,这个皇帝已经被另外一帮人给劫持了,送到另外一个节度使李茂贞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