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二十一章:火坑墓(六),耳室之迷

    “所以,这些浮雕上展示的图画,根本不是死者生前的场景,而是死者在阴间的生活,老头我有七成的把握,这里就是墓室的正门!”八爷斩钉截铁的下了结论。

    “七成啊!”高进榜倒吸了一口凉气,这把握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了,但是,想想站在这门前,还有三分之一的机会在推开门后就立刻完蛋,他还是有点不寒而栗。

    “这次不用你了,麻子,你来!”八爷这回没有让高进榜去冒险,直接点名叫陈二麻子去开石门。

    高进榜顿时放了心,他非常清楚,这个任务和在部队里当排头兵是一个概念,不仅仅自身的素质要过硬,运气也是要超出一般的好,就算自己是全军区的尖兵,军事技能十项全能,人家一个急促射,“哗啦啦”来一个炮火覆盖,也照样也死得不能再死,所以,能够不冒这个风险,还是不要冒的好,这纯粹就是拼运气拼人品的事情,赢了还好,输了很可能连翻本的机会都没有了!

    “老爷子,我...我不行吧!”陈二麻子现在算是躺着也中枪,他以为自己只是来这里当一个苦力的干活,没想到,这份工作还得有做炮灰的觉悟啊,八爷的话,他刚才听得一清二楚,‘七成的把握’算起来是比较高了,但这老小子想的却是,真的要他让去上,万一自己撞上了那剩下的三成,算八爷的还是算他的?

    “不行也要行?”八爷冷着一张脸:“你以为我们是带你下来参观的吗?你我非亲非故,我凭什么要提携你,带你发财,就凭你提供的那点消息,我们出去后一点小钱就能打发你,为什么要带你下来,现在到了你交投名状的时候了!”

    八爷说过的这个投名状,这里是有典故的。盗墓者,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官盗,像三国时候的曹操,五代时候的温韬,这个就不必一一细说了。

    还有一种是民盗,分布各地,人数众多,都是偷偷摸摸地进行,挖开墓室、棺材,从中取出随葬的财物珍宝,大发横财。他们多集中在古墓葬较多的地方,如河南洛阳地区、陕西关中、湖南长沙周边一带等地。这些专职盗墓者在解放前一般是两个人合伙,多人结成团伙的是少数,一个人单独干的更少,原因很简单,一个人顾不过来,而两个人可以分工合作:开始时一个人挖洞,另一个人清土,同时望风;以后一个挖进墓室,另一个人在上面接取坑土和随葬品。这两人多为有血缘亲戚关系(要好的朋友也很多),两人合伙为什么要找有血缘的亲戚呢?这是为了防止在洞口接活的人图财害命。就是说,洞下的人把活干完将财物都传递上去了,他就会拍拍巴掌或拉拉绳子,示意洞口的人把他拉上去。如果洞口的人见财起意,当洞下人快上来时猛一松绳子,洞下的人冷不防从四五米以上的距离跌下去,骨折、受伤动弹不得,洞口的人又赶紧把提上来的坑土向洞下灌埋,下面的人必死无疑。

    所以,如果没有血缘关系的,组伙的人之间,必须要有过命的交情,像八爷带着两个新手,还捎到一个外人来到墓室的这种情况,实在是不多,在一行说一行的话,八爷的这要求,并不过分,他算是欠了高进榜和朱丽的人情,但是他不欠陈二麻子的啊,所以,陈二麻子想真正融入这个小团,必须就要有所表现,让他们这几人放心。

    陈二麻子涨红了脸,半晌没有做声,显然,在他的心里,也是在进行着激烈思想斗争,最后,无产阶级的光棍秉性终于战胜了他患得患失的心情,众人见他腮帮子鼓了鼓,显然是一咬牙一狠心,下定了决心。

    “好,我开!”

    “要不要准备点预防措施?”朱丽在旁边提醒了一句。

    “不用,如果老头我看走了眼,谁也不知道那些致命的暗算来自那里,也许是翻板,也许是门上的毒烟,也许是从天而降的巨石,甚至一开门就是风声激荡的劲弩,防不过来的!”八爷淡淡的说道,“吃这碗饭的,都要有这个觉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