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38章 禅师密语(2)

    皇上复位后,为防再出一个奕琛,太子之位悬而不定,九大亲王为争太子之位明争暗斗,愈演愈烈,几大亲王背后却不乏朝臣支持,已成党系,而其中大亲王背后更有一股潜藏的势力推波助澜,苦禅怀疑这股潜藏势力的源头就是许士杰。

    马如龙惊诧道:“他敢插手皇家夺嫡之事!他不想要命了?”

    苦禅叹道:“这种事他已干过一次了,当年奕琛的背后在在有他的影子,更不消说凌峰就是他的弟子,奕琛当年的孽行大半出自他背后的鼓动。”

    马如龙道:“那还用查什么?单凭这一点就可定他死罪。”

    苦禅道:“皇上复位后,为防人心动荡,正式下诏赦免奕琛党羽,一体更新,永不追究。

    “奕琛在位八年,攀龙附凤之徒遍及海内,若一一追究起来,那还得了。

    “因此之故,许士杰也无法追究了,更何况也拿不到任何真凭实据。”

    马如龙一听,却有些头痛了,他当初偷偷退下海盗船后,曾发誓绝不与皇家再有丝毫瓜葛,不意自己又卷入皇家纷争中了。

    苦禅神目如电,早已洞知其心事,微笑道:“我此次出江湖,一是要查许士杰,二是要找到你,不此事托付给你,这是李相的意思。”

    “李大人?”马如龙蓦感周身一热,他与李石虽只一面之交,却是终身服膺,犹在对师傅和苦禅之上。

    “李相虽为文人,其才调之美,韬略之雄诚为国朝第一人,以一身维系社稷安危已近二十年,我辈习武之人焉能及其万一。

    “李相曾对我说,他自少年登上仕途,阅人之多何止千万,能入他法眼的却也只你一人,他不希望你在江湖中厮混,他希望你能继他之后为国柱石,安稳万邦。”

    马如龙汗颜不已,苦笑道:

    “李大人嘱托之事我就是拼上命也会去做,其实这也正是我要去查的,不过我做此事只为报李大人知遇之恩,绝非是为皇家,他的期望,我却只能令他失望了。”

    苦禅哂然一笑道:“这也由你,李相说了,你便不愿做也绝不勉强。”马如龙忽然心生疑问:“大师,朝廷大内也是人才济济,李大人为何不调用这些人出来查?”

    苦禅道:“这里面有两个缘故:

    “其一:各大亲王争嫡,主要还是暗斗,皇上和李相也只能捂着盖着,不好公开调查。

    “若动用朝廷力量,一旦查实,涉如其中的王子便会被明正典刑,纵然不死也必然是圈禁高墙,终身禁锢。

    “易世之后仍难逃一死,骨肉相残的悲剧又将在皇家上演,皇上身体依然虚弱,决不能再受一次打击,李相苦思多日,也只有釜底抽薪之策。

    “暗中将各大亲王的党援一一拆散调开,各亲王便如折翅的小鸟,想扑腾也有心无力了,各王子也可得保全。”

    马如龙点头道:“好计策。”计策妙在哪里他也不知,但骨肉相残的一幕对他刺激太大了。

    “他始终认为:武林中人斗得残肢断臂,血肉横飞,两军在阵前杀得伏尸千万,血流成河,却算不得悲剧,唯有骨肉相残是世间最悲惨的,也是人所能犯下的最血腥的罪孽。

    苦禅又道:“是以此事由外人来查,而这外人实际又必须是最亲近的,这样查明后才不会泄密,而泄密与否关涉到两位亲王的性命。

    “还有此人必须有能力与许士杰周旋,才不致白送一条性命而又误事,想来想去,择人实难,你是唯一人选。”

    马如龙听罢,才知此事关涉之广,事体之巨迥出意想之外,办起来也必定棘手之至,一时间沉吟不语。

    苦禅叹道:“让你来与许士杰这等枭雄周旋委实有些强人所难,若非我有诸多不便,也不会让你担荷此重担。”

    马如龙叹道:“大师,蒙您相助,小子已功力全复,莫说与他周旋,即便与他对敌也无所畏惧,我只是不喜欢这件事里有太多的皇家恩怨。”

    苦禅道:“你可以把这层忘掉,你只消查明事端,后面的事李相和我来做,绝不让你卷进皇家恩怨的漩涡中。

    “说起来这也与你的目标一致,你此番不也是为了摸清他的老底吗?”

    马如龙苦笑道:“我只是想查明他究竟是谁,以及他为什么要杀我,可没想这么多。”

    苦禅道:“这两点我都可以告诉你,你若仅想知道这些,现在就可以退出了。”

    马如龙笑了:“大师,您不必激我,您说得对,此事即便与皇家毫无关联,我也会一查到底,绝不会半途而废。

    “到最后许士杰和我只能有一人存在于江湖,对了,大师,以他的武功之高,当年在江湖中必定是顶尖高手,大家怎会对他一无所知?”

    苦禅叹道:“我查他也近三十年了,至今尚不能完全摸清他的底细,只能略知大概。

    “三十年前他从经营京城广生堂起家,把中土珍贵药材香料贩往海外,又从海外购回珠宝,在中土销售,几年下来,便获利无数。

    “后来他的买卖便扩大了,不单药材香料,还向海外贩运丝绸、瓷器以及茶叶等等,在中土举凡可以赚钱的行业也都被他插上一手,十几年后,他当真富可敌国,王侯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