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九章 天桥猴戏,硬挺郭叔

      翌日。
  早早起床,精神大好。
  随着这两日吐纳灵气,转为真气滋养皮肉经脉,卫景体魄正渐渐恢复,每日即使睡两个时辰,亦不耽误精气神极佳。
  从中可窥见真气修行的无上妙用。
  卫景出门晨跑,绕一圈后,最后在天桥边寻了一处飘香的早餐摊。
  摊子上挂灰白帷帐以遮阳避尘,是夫妻档,俩人搭伙捯饬,男人于白雾蒸腾的锅炉旁、面粉尘飞的砧板边来回忙活。
  女人负责收拢碗筷、收钱找零,不时帮自家男人擀面。
  卫景点了俩卤蛋、一碗馄饨,一边大快朵颐,一边扭头瞥向桥边。
  天桥跨河而落,是乐南城中一景儿,
  白日里江湖人耍把戏卖艺的在此扎推,能引来许多寻乐的城中平头老百姓。
  卫景原身跟着老师傅梨园漂泊江湖以木偶戏为生,到一城之地,找的即是此类地方。
  驯猴的、顶碗的、吞剑的、走索的、喷火的一个不缺;
  胸口碎大石、大刀劈活人、双人舞大狮等一个不少。
  无论哪个城,哪片地儿,底层小老百姓的都需找乐子点缀,这些跑江湖的把式,绝不愁生计。
  卫景听着来往小贩吆喝声,以及出摊的赶趁人叫嚷‘修冠子,修锅子,磨刀,磨剪子,箍桶…’等等的声音,颇感浓厚烟火气。
  是与前世灯红酒绿截然不同之感,烟火之下,令人心安。
  津津有味瞧了一阵,卫景望向一人堆处。
  见有一耍猴戏的老汉,无需以绳索牵猴、软鞭训斥,只要口令。
  那猴就能或站或坐,或踩高跷而立,或拉独轮车而行,极通人性。
  只见那猴子此刻手中抓着数个铜丸,抛掷向天空,左右手各有一个,空中又有四五个不停转落入其手中。
  看人跳丸,总归不如看猴跳丸。
  周围路过的粗布麻衣的老百姓驻足而立,掌声雷鸣,口中欢呼,喝彩不止。
  猴子演毕,手中拖着一铜盘,迈着罗圈腿,通人性地鞠躬行礼求赏。
  一个个铜板当啷啷落下。
  即便是囊中羞涩之人,见那猴子眨巴着灵性大眼,咧嘴一笑,也会扣扣索索扔出一铜板。
  猴主老汉咧开嘴,露出缺了门牙的一口大黄牙,憨憨直乐。
  干了大半辈子杂耍猴戏,他知道猴子讨赏比他自己讨赏能多出不少,
  人来讨钱不如猴,
  这其中的门门道理,他没念过书,不懂,也不需要懂,能赚钱便是天大的好事儿。
  话说回来,前几日自惠阳县而来,路过山林中捡来的这猴子还真聪明,
  猴性多动,惯常较不好调教,可这猴,嘿,凡事只教过一遍便会,而且似能听懂人话一样,
  想来应是哪家猴杂耍所遗失之猴罢。
  刚捡来时,此猴遍身伤痕,想必便是这猴子出逃的缘由。
  耍几十年猴戏,孑然一身,只将猴当作后辈童子的老人明白,猴人虐猴,与造孽无异。
  卫景吃罢,付钱起身,乐呵呵地又朝猴子盘中扔了几枚铜板,扬长而去。
  ……
  甫一回铺,矮胖的郭金肩膀缠着纱布,探头探脑过来。
  那副模样与前日的阴鸷、昨日春风楼里的豪迈反差极大。
  三面角色,没当上一位戏子,白瞎了天赋。
  “郭叔,来小店中有何事?”
  卫景拿着一把扫帚,四处打扫,头也不回道。
  郭金讪讪一笑,干咳两声道:
  “卫小哥儿,昨日之事我已听花鸨说了,多谢卫小哥及时出现,仗义相救。否则我已是那妖精口下亡魂。”
  卫景顿下手中动作,延请郭金坐下,“郭叔,那妖精怎就瞧上了你?”
  春风楼之人谈话中说,狐妖甘愿半价为郭金自荐枕席,定是郭金身上有何神异之处。
  总不可能是瞧上这矮胖子。
  郭金笑容骤然一凝,思索半响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