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楔子

      晋穆帝永和五年(公元349年)

  这一年正月,赵王石虎即皇帝位改元太宁

  赵国举国同庆,以贺新帝登基。然一鄙远萧索之地,却未能赶上此幸事,此地为雍凉二州。

  雍凉自古苦寒,汉末三国之时便是魏蜀两国相争之地,饱经战乱。魏晋之时为充实人口,此地陆续迁入羌、氐、匈奴及鲜卑各部,与汉人混杂居住。故而此地民风彪悍,屡有械斗,汉民也有结坞堡自守之风俗,屡屡对抗朝廷。晋武帝之时便有秃发树机能之乱,费了诸多气力才弹压下去。

  自永嘉之乱以来,此地更是开动乱之先河,胡人劫掠州郡府衙,诸胡混战。氐人齐万年造反,兵败被杀。其部属李特由此入汉中,就食巴蜀,割据为成汉。加之此地更兼是通往凉州西域的要道,兵家必争之地,多方势力:前赵、后赵、前凉、仇池混战于此。故而自长安往西,便是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城郭之内十不存一,荒凉如混沌初开之时。

  “嘎嘎”恼人的乌鸦在天空中不停的嘶叫,荒凉的地面上一支残破的队伍在踽踽前行。他们因祸罪被发配凉州戍守,如今路过此地,更是疲惫不堪。这支队伍便是前废太子石宣手下的东宫卫士:高力。

  “咕噜噜”一个人随手又把羊皮囊里的水喝尽了,随即靠在一棵枯树上休息。

  “啪啪”押送的人拿起皮鞭直挺挺打在那人身上,喝道:“你们这些杂碎活不好好干,竟给我偷奸耍滑,赶紧起来。”

  “大人,自古风水轮流转,得饶人处且饶人。”忽有队列中领头之人,走过来,向那人不卑不亢的说道,“我的这些兄弟们就是跟错了主子,他们中哪一个不是为我赵国冲锋陷阵,身先士卒。这乱世说变就变,今日之主子,明日还不知葬在何处。”

  “你…”那人正欲发作。旁边一个随从上前耳语了一会儿,那人寻几转变神色道,“梁犊所言甚是,如今我听闻赵王登基称帝,若遇大赦,想必诸位不日即可放还,免受流放之苦。”说罢收起皮鞭,只“呵呵”几声。

  梁犊领那人郑重说道:“梁犊在此谢过大人了。”

  日头渐渐西下,沉入渭水,众人驻扎在岸边,到底是军中精锐,结营搭寨,高力皆有章法,要不是手中没有兵器,未披铠甲,几无人知道,谁是士卒,谁是囚犯。

  行走了一天的队伍已疲惫不堪,众人皆已睡下,不一会儿营帐中鼾声四起。

  夤夜,从邺城来的新任雍州刺史张茂带着诏书携随从,进入押送官的营帐。

  “张老弟,你可来,这帮狗日的高力可害苦我了,到雍凉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听说你接替我?”押送管忙不迭的将他请入上座,递给他水壶。

  “正是。”那人忙不急的把案上壶中之水一饮而尽。

  押送官长吁道:“听说赵王登基按例要大赦天下,明日我就地解散省得还要遭这份罪。”

  “老弟,稍安勿躁。”只见张茂不知可否的看着他。

  那人只疑惑道:“难道情况有变?”

  张茂随即对着微弱的烛火,把诏命给他看,原来这次谪戍凉州之高力不在大赦之列。

  张茂说道:“陛下甚患石宣之乱,恨不能食肉寝皮。”

  那人细细阅读诏书好久,狐疑道:“张老弟,吾曾听闻,石虎病笃。怕不是你同族张豺使坏吧,欲立少皇子石世,以绝后患吧”

  “当然是……斩草除根。”张茂边说边将诏书收好,发出笑声。

  “哈哈”两人大笑。

  第二日一早,卯时初,鼓声四起,张茂命人叫醒高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