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六章 天使降临


    生怕一个不小心冒犯到天威!

    足足过了十几分钟,兰溪才结束沉冗繁乏的演讲。

    他一个大学建筑专业出身的莽夫,能在短短十几个小时内记住这么长的文言文演讲稿,可想而知这次他是有多拼。

    “今日,本天使有感大明深受灾祸困扰,民生顿乏。”

    “特为尔等送来精粮一万石、高产高抗优质粮种一万斤。”

    “只要尔等君臣一心,官民一体;为帝者为官者廉洁自律,以身作则,恪尽职守,励精图治。”

    “天灾可破,人祸亦除!”

    说完,兰溪大手一挥。

    只见一阵光华闪过,那一万石稻谷与一万斤红薯、荞麦种,就整整齐齐摆放在了广场前。

    这一手,也让在场所有人再次高呼天威浩荡。

    先前那些还以死相谏的大臣,此刻也觉得脸上火辣辣的。

    那些三教九流人士,更是恨不得立马将今天发生事编诗作画,甚至是写成说书。

    他们原本以为只是走走过场,可没想到竟然能看到这么劲爆的场面。

    崇祯元年,春

    上天有感大明深陷灾祸水火,有天使降临祈年殿,赠精粮万石、良种万斤...

    当祭天大典上发生的事传开后,不止整个大明震动,就连旁边的大金与东瀛倭寇同样震惊不已,小动作都少了不少。

    古人最信皇权天授一说,不得不说小崇祯这一手确实妙不可言。

    一时间,大明国内民心稍安,各地反叛势力也收敛动作,变得偃旗息鼓。

    小崇祯也抓住机会大力推动农业发展,造渠、培田、育种、屯粮。

    有了兰溪带来的高产红薯与荞麦,仅两三年时间各地粮仓就被填得满满当当。

    百姓吃饱了,对朝廷的怨言也就少了,自然流民流寇也没了。

    虽然接下来的几年间,大明境内依旧旱灾不断,但彼时的朝廷腰包丰厚,应对起来也从容不少。

    而且红薯这种作物,本身就皮实耐操。

    无论是南方峻岭山地、还是北方少水的漠原,这东西只要种下去就能产。

    而且这家伙不仅块茎能吃,就连根叶同样能食,简直就是BUG级存在。

    虽然历史上明末也有一些地方种植番薯,但却并没有大面积推广开来。

    何况兰溪带去的还是经过现代科技无数次基因改良的优种红薯,丰收之年亩产万斤丝毫不在话下。

    即便是缺水的旱涝年份,也依旧能做到亩产五六千斤。

    可以说,这次的代购订单,兰溪从根本上解决了崇祯年间的饥荒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