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92,朱阳给李建带来的麻烦

    在邯郸城之中逗留的使团并不只有秦国。

    当赵太后去世的消息传来之后,每一个国家都派来了使团。

    赵国已经是天下第二强国,赵王不需要再像当年他爷爷赵武灵王一般,在赵肃侯的葬礼上面对想要瓜分赵国的六国使者。

    六国使者虽然居住在邯郸城中,但接待都是由赵国外交官员们去负责,并没有李建什么事情。

    人脉的作用这个时候就体现出来了。

    作为这一次被赵王指名负责外交接待工作的赵国重臣,蔺相如带着李建很是跑了好几趟,让李建认识了不少他国使者。

    除去已经打过照面的秦国和齐国使者,还包括了楚国使者熊昂,燕国使者剧辛,韩国使者冯亭,魏国使者华阳君等。

    从燕国使者的住处离开,蔺相如对李建说道:

    “感觉如何?”

    李建耸了耸肩膀:

    “谈话的氛围是很不错的,这位剧卿也是个有趣的人,就是能吃饱的话就更好了。”

    众所周知,正经的宴会永远都是吃不饱的。

    蔺相如语重心长道:

    “你得多结交一下其他国家的大臣,将来你总会有出使他国的一天,这些人脉或许到时候就能派上用场。”

    李建笑着问道:

    “当年蔺卿带着和氏璧出使秦国的时候,有用过什么人脉吗?”

    蔺相如有些得意的抬起下巴:

    “老夫当年只不过是一个下大夫,能认识什么人脉了?就是带着拼命的心思去的咸阳罢了。”

    李建也笑道:

    “难道我就不能拼命吗?我感觉我比蔺卿当年能拼多了。”

    蔺相如看了李建一眼,笑着摇头:

    “你这小子,心思玲珑,若算计别人的话你是一等一的,拼命的话还是算了吧。”

    聪明人都不喜欢拼命,因为他们更喜欢用脑子来解决敌人。

    李建能理解蔺相如当年为了富贵前途舍命一搏的想法,那时候面对着秦王的蔺相如是真有同归于尽的勇气,但现在功成名就的蔺相如显然就会换一种更加温和的方式。

    人是会改变的。

    李建道:

    “所以年轻的时候总是要拼搏一下,不然老了之后哪里还有什么享受呢?”

    蔺相如赞许的点头,然后叮嘱李建:

    “像之前那种找死的行为,以后记得不要再做了。”

    李建露齿一笑,阳光灿烂。

    回到府邸之中,李建走往书房的路上,遇到了一个不速之客。

    “朱阳管事?”李建有些意外的笑道:“今天怎么有空来我这边啊。”

    朱阳赶忙朝着李建行礼:“见过大夫。”

    站在朱阳身边的毛遂解释道:

    “大夫,朱阳说找臣有些急事,所以臣就把他领进来了,还请大夫见谅。”

    李建不以为意的笑道:

    “朋友之间相互来往很正常,无妨。对了,若是有什么事情本大夫能帮上忙的话,也可以开口。”

    自从上次那件事情过后,朱阳就成为了平原君府邸的管事,据说如今颇受平原君的信任。

    李建当然不介意和朱阳拉拉关系。

    原本只是客套,没想到朱阳闻言迟疑数秒,还是忍不住开口道:

    “确实有个问题想要请教大夫,不知大夫是否方便?”

    李建笑道:

    “当然,去书房说吧。”

    朱阳连连摆手:

    “不是什么重要问题,就是朱阳心中的疑惑。”

    没等李建说话,朱阳又继续开口道:

    “大夫应该也知道,在这个时代士人们其实是周游各国想要获得一个出仕的途径,很多国家之中的重臣乃至相邦都并不是本国人。”

    “朱阳主要是想要知道,大夫对这件事情的看法。”

    这个问题让李建有些意外。

    “朱管事是哪国人呢?”

    朱阳摸了摸后脑勺,道:

    “我出生的时候是齐国人,后来就成了燕国人,现在我是赵国人。”

    懂了,五国伐齐嘛。

    虽然齐国在田单的率领下成功复国,但相比开战之前的疆域,缩水了可不止一点半点。

    朱阳所生活的土地,显然就属于是被燕国占领,但齐国并未夺回,最后反而被赵国拿下的地方。

    在诸侯争霸的战国时代,这种反复争夺来回易手的地方还有很多。

    李建也不去纠结这个国籍问题,认真的思考了一会之后,做出了回答。

    “如今的七大战国,都出自当年的周王朝,都是诸夏中的一员。”

    “文字和语言虽也有些许不同,但即便是不通雅语,一个燕国人到楚国做生意,连蒙带猜的也能勉强交流。”

    “在我看来,七大战国应该都算是同一个民族所建立的不同国家。”

    “将来有一天,七大战国是肯定要统一成为一个完整的诸夏之国,让天底下所有的诸夏之民都沐浴在同一个王朝的光辉之下。”

    “所以,何必纠结国家之分呢?国家是主君们的国家,作为臣子的我们只需要效忠好自己的君主,做好臣子的分内之事便是。”

    朱阳静静的听着李建的话,似乎想通了什么,长出一口气。

    “多谢李大夫的指点,朱阳明白了。”

    朱阳转头看向毛遂,脸上露出歉意。

    “毛兄,朱某还有一些要紧的事情,过几日再来拜访毛兄。”

    说完,朱阳就急匆匆的离开了。

    看着朱阳的背影,李建有些疑惑,对着毛遂道:

    “他是怎么回事?”

    毕竟是平原君的管事,再加上朱阳刚刚的问题,李建本能的觉得或许平原君那边发生了什么事情。

    毛遂也是一脸茫然,道:

    “回大夫的话,臣也是刚刚见到他,正准备带他回臣的小院好好聊聊呢。”

    李建耸了耸肩膀,不再理会此事。

    朱阳离开李建的府邸之中,骑马一路来到了邯郸某座不起眼的小院。

    小院堂屋里,已经有人在等待着朱阳。

    “朱管事,我们想要的情报呢?”一个阴沉的声音说道。

    朱阳摇头,道:

    “没有情报,今后也不会再有情报了。”

    阴沉的声音明显恼怒了起来:

    “朱阳,你竟然拒绝我们?别忘了你自己的身份!”

    朱阳挺直了胸膛,正色道:

    “我当然没有忘记我的出身,但我更没有忘记我究竟是谁的臣子。”

    “从今往后,你们和我之间再无任何关系,若是你们再来找我,我就要禀报给我家君上了。”

    说完,朱阳直接转身,朝着门口而去。

    翌日。

    李建刚刚上班,就接到了一桩报桉。

    这桩报桉之所以能直达邯郸令李建面前,是因为报桉人的身份颇为特殊。

    一名平原君府的管事站在李建面前,毕恭毕敬的说道:

    “大夫,鄙府管事朱阳一夜未归,恐怕出了意外。”

    李建闻言有些疑惑:

    “你何以如此肯定?”

    管事表情微微闪烁了一下,还是开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