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五十六章 蓝图高层弈 小羽讥少女

    梅凌晨的建议,由随行的外务员反馈回去,尹老受邀评估,梅凌晨此举会产生多大的影响力。

    印图尔特人口基数很大,我们实现经济转型,很多境外国纷纷仿制,但他们只是学了皮毛,没有深刻领悟革新的精髓。

    主要原因是怕外部资本进入,扰乱本地的基础经济,其实,这些地区有这个担忧,不无道理,因为他们没有强大的力量,底气有些不足。

    印图就有着这样的心理,梅凌晨提出打造国际影视城,恰逢印图的很多专家学者,对决策者们与国际接轨有担忧的心态,纷纷阐述可行性。

    他们慷慨陈词,用一个个事例来说明与国际接轨的必要性,在这样的呼声之下,梅凌晨出现,才有了决策者们同意,先试着合作马里的机场建设,如果条件成熟,再考虑进行重大项目的合作可能。

    双方高层都在评估,但他们没人去想梅凌晨一行,只是为马里机场做现场指导。

    郭浩然三天一小会,五日一大会,总结着工作开展情况。

    大家聚在一起闲聊时,洪泰曾问过,“你们来是为机场的事,怎么到现在我都没有听你们说过马里。”

    当时的郭浩然拍拍他,摇摇头,“钱多有什么用,脑子里只有钱,这和吃饱了就睡的猪,区别并不大。”

    洪泰擂了他一拳,看着大家善意的大笑,心里有些明白,“这事可能和国家有关。”

    打此,再也没有问过,只是知道,梅凌晨没让他回,等着就是。

    马里机场终于动工,奠基仪式,梅凌晨代表乙方参与了仪式,本来他的身份不符合,是印方一再要求,外务部门最终同意这个很不符合程序的奠基典礼。

    马里项目组的人员并没有感到心里不舒服,因为,他们看到印方重视专家的程度,唯有梅凌晨的学识与他们匹配。但外务部门的人知道,印图尔特此举是想先由民间合作,而后才会决定是不是进行更高一层的互通。

    梅凌晨并不清楚他在印图的作为,已经是能不能两地深度外交的关键,他把意图说给各部门的代表,不再去关注,而是与迪让谈起打造高速路沿途景观的计划。

    梅凌晨在专家论证会上,没有机会说太阳能的前景,现在有了这个机会。

    这个计划,同样上升到国家层面,作为与机场配套项目,很快,新闻媒体宣传马里民众共同参与建设的重要意义,景观离不开灯饰,架设电路,投入巨大,太阳能集成版便成了首选。

    一番运作,洪泰与马里的电力公司会面,先行定下马里城区新修的一条一公里路段的照明。单不大,却是展示实力的最佳时机。

    洪泰很清楚,自己的产品一旦出现在马里的街头,肯定会得到有识人士的重视,届时,大批量进入这个庞大的市场,不是梦想。

    梅凌晨停留印图已有三个月时间,其他人员轮流回国休息,而他在迪让的苦苦挽留下,一直没有离开,因为有很多问题需要咨询他。

    其实,很多问题,梅凌晨不是太明白,他也是根据情况找专家解答,比如城市规划,他从没有接触过。

    印方只有梅凌晨做出肯定的答复后,才会去修改,所以,他回不去。

    想回家,不仅仅是两个孩子的牵挂,更有百合香装修的担心。

    画清晨给他发过大厅装修的效果图,否决了几份,最后在比较满意的一张效果图进行了修改,他担心的是装修人员不清楚时尚淡雅的主题。

    梅凌晨躺在酒店的床上,思绪飘在遥远的龙城,而龙城正是劳作一天的人们洗去疲惫,享用晚餐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