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84章:造船厂

    吴兴知县蒋嘉不但要求刘家出钱还要求刘家出面负责修城墙,并且一管到底。他的用意就是把刘家绑在张士诚的战车上,逼着刘家选边站。皆因刘家也是有影响的士绅,值得他们下力气拉拢。至于是谁的主意,是蒋嘉还是更高层的官,甚至是张士诚也有可能。在当前群雄并起的形势下,各个诸侯也都在拉势力,手段翻新,蒋嘉的做法也是其一。

    这事很难对付,刘谨打算亲自走一趟,可他的兄弟们都反对。

    刘诚说:“大哥是当家人,是家里的主心骨,你不能去,何况还有危险呢?还是我去吧。”

    刘铨也说:“二哥说的对,吴兴毕竟在张士诚的都城旁边,还是有危险的,大哥不宜出面。外面的事以前都是哥哥们在跑,现在我也该承担责任了,这回该我去了。”

    刘谨决心已定,他说道:“你们的好心我领了,可是也别争了,这次我必须出面。你们所说的危险是不会有的。首先咱家老爷在朱元璋那里就是个幕僚,名声不显,张士诚他们未必知道。就算知道了也无妨,现在他们与朱元璋还是友军的关系,犯不着为咱家得罪朱元璋。并且他们对本地士绅都是拉拢的,断然不会做出莽撞的事,处置了咱们就会惊扰了更多的人,失去民心。往坏了想,他们也是为敲诈钱财,如果加害于我,本地的士绅也都会远离他们,他们还能捞到钱财吗?所以你们不必担心我的安全。我想,此事还可能多变,说不定蒋知县还能想出其他什么事端,我去了可以随机处置。家里的事你们二人商议着办,有争议的就由二弟做主。”

    事情就这样定下来了,刘璎本也打算跟去,起码他想见见世面。但是为了制造冲锋舟,刘家一个小型的造船厂刚刚兴建,船还没造出来。因而他暂时还离不开。

    虽说是小船,可总比独轮车复杂多了。独轮车可以很快生产出来,造船就不是那么简单了。

    。。。。。。

    随着岁月流逝,刘璎也渐渐长大,今年已经九岁了。在现代里九岁孩子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可是古代里已经是大孩子了,已经可以参加科举的初级考试(童子试),可以取得功名了。原则上说,取得功名就有对应的地位,可以与官员论品级高低了。

    也就是说,现在的刘璎算是个小大人儿了。虽然他还在用展七雄做他的代理人,但是偶尔也会走上前台了,亲临现场总强于假手他人。这一次建设造船厂他就经常出现在场地,并且开始指手画脚,少了避讳。

    造这么小的船不需要船坞,匠人在陆地上造船就可以了,造好了的小船再推到水中。

    动力锯已经是成型产品,根据需要造了很多台,船厂这里就安装了一台,为造船提供标准木料型材。

    造的船是木船,主要工匠就是木匠,当然更需要有造船经验的木匠。

    刘璎画的图不是现代里的工程图,工程图很科学,但是工匠们看不懂反倒耽误事。他画的就类似于图画,行话说是立体图,与普通图画不同的是,图是按比例画的,关键部位都标注了尺寸,对于工匠来说,此图就是个指导性的。可是这种图也有毛病,就是细节表示不清楚,特别是具体到零部件,这就完全靠匠人的理解和经验了。当然主要的部件还是有单独的图,以避免误差和错误。

    因此,一条船的图也画了十多张,为了方便查看都装裱起来钉到木板上。

    此时的纸张只有现代里称作“宣纸”的那一类,很软,必须要装裱后才方便传阅。另外此时的笔也只有毛笔,很难绘出规整的线条。就算有硬笔也不能用,硬笔能把纸戳破。总之,图很不理想,只能凑合用。

    十几张图的画板都立在那儿,船厂工匠头(就是厂长)叫谢十三,他与展七雄一起都听过刘璎单独的讲解,是对他们的特别培训,也就算是工场里的明白人了。好歹谢十三看懂了图,未曾开工前由他来给工匠们讲解图纸,工匠要按照图纸制造零部件。在试制冲锋舟的这段时间里,展七雄在船厂做辅助工作并兼做监工。

    刘家的工场里所用的人多数是自由民,就是佣工,但是管事的基本都是刘家的奴仆。比如船厂的工头谢十三就是刘家的奴仆身份。

    谢十三在家主面前是奴隶,可是在工匠的面前他又是主人,他的地位可比那些工匠高。无论是个人收入还是生活水平上他都比普通人高出不少。对这种现象现代人不好理解,因为没处在那个时代。我们前面说过,刘家的奴仆在经济收入上都高于普通村民。

    举个例子:皇帝跟前的太监是皇上的奴隶,可是朝廷的大臣都要巴结太监,太监所拥有的家产也不是一般人能比的。是不是奴隶要比普通人地位更高呢?

    当然了,自由人有自由身。比如说,船厂里的工匠可以在船厂干,也可以辞职另谋高就,刘家的奴仆就没这个自由。

    。。。。。。

    工场里一个叫王五的工匠,对于造船很有经验,属于工场里的骨干了。可是有本事的匠人大多有点脾气,并且有的还很傲气,对自己的技术很自信。他没什么文化,看不懂刘璎画的图,他还是坚持自己的那一套。

    对于刘家主人他不敢说什么,可是对其他工匠他常发牢骚,说他造的船多了,从来就没有什么图,造出来船不是蛮好吗?

    他是骨干,龙骨的活就由他领着干。结果他做出来的龙骨完全脱离了图纸,尺寸也不合,根本就没法用。

    工头谢十三很生气,他说:“我反复讲了多少遍?你也是老工匠了,你是不懂还是粗心呢?这一件算是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