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三十六章 时也命也运也!

    就在那一天,胡万里造成了当时轰动整个灵州的石山县灭门案。

    石山县县令一家二百多号人,刨去杂役之外的,只要是跟石山县县令有染并且当时就在县令家中的,没一个逃得出去。

    包括石山县县令的儿女在内,有一个算一个都是被锤子砸的脑浆迸裂。

    按理说,造成如此恶劣的影响,死了这么多的人,胡万里本该被直接处死才对。

    可是胡万里却没有遭到这样的待遇,而这一切的原因倒是颇为奇幻。

    就在胡万里造成这场灭门案前不久,大概也就是半年前的样子。

    灵州辖境内,某县也发生了一起如出一辙的案子。

    起因同样是当地县令欺男霸女,为非作歹,搞得百姓怨声载道。

    而其中一个女儿被那县令奸杀的父亲,盛怒之下冲到县衙里面,连衙役带县令全都当场砍死。

    此事在当时也激起了不小的风波,甚至连灵州州牧都被惊动。

    为了降低负面影响,州牧要求当地官员从重从快做出判决。

    有了这位州牧的授意,当地官员自然也就有了主意。

    他们立刻把那个父亲推到菜市场斩首示众,然而这样的做法,却将这件事的性质推到了另一个高度。

    县令的所作所为本就让百姓们深恶痛绝,有人屡屡向上层反映,也没什么动静。

    直到这一次酿成大祸,上面的反应倒是迅速。

    因此,有些不甘被如此欺负的老百姓站了出来。

    行刑当日,他们劫了法场。而且最初只有几人的行动,到最后竟变成了轰轰烈烈的全民.运动。

    当地官府彻底被百姓消灭,县衙被付之一炬。

    除了平日对百姓还算不错的官员之外,其余的官员皆被吊死在城门楼子上示众。

    灵州州牧听闻此事后勃然大怒,痛斥这帮刁民无法无天,立刻找来手下将领,要进行军事镇压。

    但手下的谋士却阻止了他,并且明确的阐述利弊,告诉他百姓们只是要个说法,不是真正的造反。只要施以小恩小惠让他们满意,便可兵不血刃的结束这场骚乱。

    灵州州牧深思熟虑后采纳了他的建议,最终,这场持续了足足半个月的骚乱,在他谋士的辅佐下得到了解决。

    这位谋士被州牧派过去之后也没干别的事情,到那就让百姓们选出来一个他们认为足以担负县令之职的人选出来。

    半个多月的商讨过后终于确定了人选,谋士将此事上报,州牧发来文书,从官方的立场上承认了对方身份的合法性,这件事便就此告一段落。

    虽然事情得到了解决,但这件事所带来的影响却是让整个州的领导班子都心有余悸。

    险些将百姓弄成叛军的他们,深刻的明白了一个道理,那便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他们再也不想发生一次这样的事情,于是当胡万里的案件发生之后,他们多方调查,确定了胡万里的举动以及县令的行为与之前案件背景极为类似。

    为了降低影响,同时也为了不影响百姓的情绪。他们最终决定将胡万里收监关押。

    考虑到一切胡万里可能造成的影响,州府方面特地决定把胡万里从石山县转移到昌平县来。

    一是防止当地百姓协助他越狱,二也是昌平县的监狱体系更适合关押胡万里这种危险的犯人。

    所以,当时才刚刚十五岁的胡万里,就这样被当作重刑犯关押到了昌平县的监狱之中。

    胡万里一到监狱,就成了当时监牢里面人人欺负的对象。

    要问为什么,那就是这小子的年纪实在是太小了。

    昌平县依托城墙建造的监狱体系使得这座监狱更适合关押一些危险的犯人,因此附近不少县城里抓到的危险人员,有一半都押送到了昌平县这边。

    这也是为什么昌平县的鉴于面积如此巨大,甚至要大过两个唐府了。

    关押在这里的除了本地的犯人之外,都是些穷凶极恶之徒。

    一开始他们见胡万里年纪小便欺负他,胡万里把县令灭门之后,回到家看到姐姐自缢,心中也是无限的悲凉。

    那段时间,他心灰意冷,即便是被人用大粪砸在脸上,他都一声不吭。

    这更加让那些人认定,胡万里是个好欺负的家伙。

    可后来有一日胡万里不知怎的,想开了。

    他对面牢房的那个家伙再度隔空挑衅他时,他猛地起身,稍一用力就把自己的手铐给扯断了。

    随后一拳就打爆了自己监牢的木栅栏,紧接着又冲到对面的牢房里面,抓着那个家伙的脑袋就往墙上砸。

    一直砸到那家伙头骨碎裂,了无生气之后,方才停手。然后就跟个没事人一样,返回了自己的牢房里继续坐着。

    这一出把所有人都看呆了,这是个什么怪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