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35话 大军开拔

    “皇上召你回来面圣,是跟你谈再征匈奴的事情吧?”酒过三巡,魏王杨昭开口问道

    “他让我跟齐候、宋王3人每人捐献150万金给朝廷以作军资。”冉烈也不遮遮掩掩,直接将今天的事情如实相告

    “什么?竟然让你们捐献如此庞大数额钱款?简直荒唐,冉家现在就靠那点买卖维持收支,让你捐献150万金,那岂不等于扒你冉家一层皮?”

    杨昭比冉烈还激动,仿佛要捐出巨款的人是他,而不是冉烈。

    “钱财身外物,看开点就好,我又无所谓,就当花钱买平安。”冉烈云淡风轻地说道

    “简直就是糊涂!你是无所谓,但另外那两家可不会这么想,宋王跟齐候这两个守财奴,被朝廷刮走这么一大笔钱,最后肯定会通过压榨百姓把这笔巨款补回来,到最后受苦的还是百姓!你今天为啥不劝阻皇上出征匈奴?匈奴现在已是强弩之末,根本不足为惧,再度征伐只会劳民伤财!你身为开国老臣,难道连这点事都没看明白吗?”

    杨昭越说越激动,几乎是扯着嗓子在嘶吼。

    “糊涂的人是你,你还不知道皇上的为人?他一直想要征伐四海、统一天下,成就千秋帝业。以前先帝托孤,新君刚立,你还可以稍稍制约皇上。现在皇上已经全面掌权,六部之中的户部、兵部、吏部、刑部,这四部的尚书都已换成他的人马,中都兵权也已落入赵王杨雍及四柱将等皇上亲信手里,你的权力早被剥夺大半,如今皇廷之中还有谁能违抗皇上的旨意?”冉烈虽然已经远离皇廷,但还是把形势看得清清楚楚

    “身为臣子理应为国尽忠,岂可因为害怕违逆圣意、为求自保而装聋作哑,让皇上做出错误的决策?冉烈,你枉为大越开国老臣,你愧对先帝!”魏王杨昭此时激动得满脸通红

    “老哥,听我劝!现在已经不是我们的时代了,放手吧!现在朝廷的事情不该你管,莫再逞强,不要最后落个家破人亡的下场,你都80好几的人了,退下来享享清福吧!”

    “我当年受皇兄临终托孤,自当终生为国效力,不负皇兄所托,我杨昭只有到死的那天才会离开朝堂,享清福那是我死后的事情。”杨昭全然听不进冉烈的规劝

    “老哥,你要还想安享晚年,就听我一句劝,赶紧告老归隐,把手上那2万皇城禁军也一并交出去,否则只怕最终你要死于皇上之手。你既是文官之首,又手握2万皇城禁军,你的权力太大了,当年先帝对你足够信任,才给你这么大的权力。你觉得现在的皇上还会像先帝那样信任你,继续让你掌握那么大的权力吗?你不想想为什么这些年来,皇上会通过逐步安插自己人,把你手上的权力慢慢收回去?你魏王要有什么歪心思,在这皇城之中,哪怕皇上都拿你没有办法,你觉得他新建的三大营是为了提防谁?”

    冉烈迫于无奈,只得把话彻底挑明。当年先帝托孤魏王杨昭辅政,杨昭因此成了文官之首,架空相权以确保君权顺利过渡。先帝又恐新君杨广镇不住一众骄悍老将,便将皇城2万禁军的军权一并交到魏王杨昭手里,借杨昭的威望压制一众老将。

    但在最近几年,皇帝杨广通过提拔皇弟赵王杨雍及四柱将来逐步收回中都军权(魏王杨昭麾下2万禁军除外),同时设立皇城3大营(神机营、神行营、神隶营,每营800人,所有士兵均为凝魂境高阶以上修为,堪称大越第一流精锐军队),直接听命于皇上,专门负责保卫皇宫安全。

    “冉烈,你胡说八道什么?我是皇上的亲皇叔,我怎么会图谋自己侄儿的江山?”魏王杨昭听到这里,直接跳起来对着冉烈吼道

    “当年的太子杨勇还是当今皇上的亲哥呢。”冉烈轻描淡写地抛出一句

    “你……”魏王杨昭被冉烈这一句话堵得无法应答,一下楞在原地

    “老哥,饭也吃得差不多,我今晚就不在你这打扰了,我刚才说的话,你静下心来好好想想,我先告辞。”

    冉烈说完起身离开,杨昭的为人他太了解,多谋、愚忠、刚直,这样一位两朝老臣必会成为杨广的一块心病,若不趁早告老隐退,时日一长,恐怕杨昭难得善终。

    次日早朝,由于冉烈答应捐献军资相助皇上再征匈奴的消息已在皇廷传开,朝中一众老臣见冉烈这位开国老臣都站到皇上那边,也就无人再敢加以反对。魏王杨昭迫于形势所逼,再加上昨晚冉烈对自己说的那一番话,只好在出兵匈奴这件事情上沉默不言。杨广终于得偿所愿,冉烈这次的大力支持令杨广非常高兴,不但为朝廷分担军资,还帮忙扫清朝中一众老臣的阻力,冉家的日子因此得到短暂的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