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10章 驸马的赏赐,这可是个大问题

    真的是传国玉玺!

    “轰”的一下。

    百官皆震!

    唯有太子朱标一脸淡然,平静地望着殿内文武百官。

    无人知晓,他昨日见了传国玉玺,兴奋的整夜未眠。

    拽着自己儿子,聊起了家国天下,扰得九岁的朱允炆满心怨气。

    可这些不重要。

    重要的是大明天子,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终于名正而言顺了!

    “噗通”一声。

    最为铁骨铮铮的行伍派永昌侯蓝玉,率先跪倒在地。

    恭贺的吼道:“臣,恭喜陛下,贺喜陛下。传国玉玺归位,陛下乃上苍指定的帝王,此乃我大明之幸。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我大明必将千古万代,永世长存!”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传国玉玺归位,实乃天命所归!”

    “传国玉玺,非天命帝王而不可得,陛下得上苍认可,实乃我大明之福!”

    文武百官纷纷跪拜恭贺,这一刻已不带丝毫的作假。

    一时间。

    满堂惊呼雀跃,声震天地,炸响了整座皇宫。

    早朝过后。

    传国玉玺已归于皇室的消息。

    第一时间,张贴在应天府各处。

    大明各州、府、县城,以八百里加急,自应天府而起,奔流各地张贴。

    当日。

    百姓欢喜,奔走相庆。

    城中各处,张灯结彩。

    整个应天府比之过年,还热闹了几分。

    与此同时。

    宋国公冯胜,颍国公傅友德、永昌侯蓝玉,及兵部北伐将领们,直达应天府北大营。

    粮草整备,兵马整点。

    将士们。

    士气如虹,剑指边关,蓄势待发。

    不过。

    北大营的练兵场,倒是别有一番风景。

    训练的士卒如往日一般,风风火火,气势强盛。

    可却不是拿着刀剑、斧钺,而是各种农具。

    偌大的练兵场,清扫干净后,卸了一车车的未去壳新鲜稻米。

    有户部专人教导。

    整个练兵场,在北大营兵将的配合下,俨然成了打谷场。

    士兵们喊着口号,敲打着稻米。

    让那金色外壳脱落,露出饱满、雪白的颗粒。

    欢声、笑语、口号、击打声融合一处。

    整个北大营。

    宛若秋收的现场,忙碌的热火朝天。

    一片祥和舒畅,让人心生欢悦。

    应天府内。

    最忙碌的,还是要数户部的人。

    行军粮草,仅有稻米肯定不行。

    稻米做成米饼,还需要面饼,肉、菜等。

    另外,南方修建防汛堤坝,也需要大量钱粮。

    应天府官家各个商铺,全部清点。

    大量稻米运送、存放。

    全部干起了卖稻米的生意。

    一块块木牌放置商铺外,明码标价,比之正常市价每合低了1个铜板。

    可不要小看这一个铜板。

    1石=10斗=100升=1000合

    那每升可就便宜了1000铜板,也就是一两白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