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61章 家有一老,知恩重情

    一路疾行。

    天色渐晚时,薛同思终于到了扬州府。

    入了城,将太子朱标的大旗高举,一路上百姓避让,官商惊骇,还以为是太子朱标亲至。

    直到了薛同思本家大院,这才停了下来。

    两千骑兵,三千步兵,这阵仗直接惊动了整个扬州府。

    不知情的盐商、府官们纷纷各处打探,却见一队队骑兵带着薛同思府上的人向扬州府各处奔去,当然这是薛同思派出去的。

    “娘,儿回来了!”

    破旧的正堂内,薛同思满脸泪水地跪拜在老母亲的身前,仿佛喧泄又似安慰般絮叨着:“娘,咱今后不会再挨饿了。”

    “儿跟了文昌伯,是准备将咱们一家人都接到京都应天府。”

    “伯爷赏了儿子一个三进三出的大宅院,还将精盐的生意全交给了我,咱以后的日子会过得越来越好,越来越充裕。”

    “娘,您也能好好享清福了,不用在摸着针做活赚钱了,一切都好了,都好起来了……。”

    苍老且眼盲的薛氏笑着,摸索着捏在了薛同思的脸上,略带伤感而又欣慰地应道:“好,好,我儿终于有出息了!”

    她夫君去得早。

    整个薛家支脉就全靠着她一个女人撑着。

    而薛家本家可是再没关照他们这脉分支,以至于府内的家仆、丫鬟什么的也在她夫君离开后慢慢遣散了。

    这上有老,下有小,十几口子人也没个顶梁柱,也得亏她年轻时学了一手的好针线,才勉强维持下来。

    也得亏薛同思他爹留下了些私财,才勉强撑着大儿子薛同思上了学堂,一点点地长大成人。

    本以为薛同思帮薛家做事,终于是有了个盼头。

    可等来等去,也只有薛同思那拼死拼活赚来的,寄回家中为数不多的微薄月钱,倒是比以往好了那么一点罢了。

    但好景不长,孩子们都大了,要结婚了,也会赚钱了,可赚回来的钱也是不够养家的,府上反倒越来越穷了。

    薛氏也只能重操旧业,这没日没夜的针线活,终于将一双清澈见底的深邃眼眸给熬瞎了。

    可那又怎样?

    自己的大儿子终于出息了,他投靠在了文昌伯的门下。

    那文昌伯可不就是前阵子“扬州诗会”大杀八方,拿下了八席才子席中五席的驸马爷牛城吗?

    这事儿在整个扬州府,甚至整个江南都被传的沸沸扬扬。那最出名的几句诗词,可是连自己五岁的大孙子都能背诵出来的。

    不过,大儿追随文昌的事,府上也是前两天才知晓的。

    那还是主家那边来人威胁,说自己这大儿跟了大明三驸马,将整个京都的盐商们打的落花流水还入了大牢,而这三驸马爷竟然因为这事儿被封了文昌伯。

    来威胁的人大吼大叫,还好顿恐吓,听小辈说连刀枪都用上了,这事儿可是不简单,看来是真被打急眼了。

    可那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