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77章 晋江文学独家发表

    他想要任命程昱为治中从事, 主众曹文书,居中治事。

    毕竟程昱也是一枚不可多得的人才,乃智勇双全之辈。而郭嘉、戏志才等谋臣虽然才气横溢, 常有奇策,但缺了一份多年阅历的稳重。有程昱这样的人才在,整个队伍才不会过于冒进。

    程昱当然是有信心的,从容笑道:“谢太守厚爱, 昱自当全力以赴。”

    于是荀澜便让寒玦先带程昱去东厅处理政务的地方, 和几位先生见面, 熟悉一下办事的流程,俨然要程昱立即走马上任了。宿舍楼第二排的“联排别墅”也已经盖好了, 正好可以让程昱入住。

    接下来就轮到自己介绍了。看了一眼走远的程昱, 鲁肃暗暗给自己打气:是展现自己才华的时候了, 面前的这位州牧, 可是世上少有的伯乐!

    他介绍完自己, 就见荀澜态度温和地说:“这几年瘟疫、蝗灾和黄巾匪患连绵不断, 各地豪族多趁机兼并土地,将流民变成自己的奴隶壮大家族的势力。然而你却卖祖产,周济穷困,可以和我说说这样做的想法吗?”

    鲁肃道:“民生艰难,肃不愿做趁火打劫之事,遇到能伸出援手的事情,便想着能帮一点是一点。”他长叹了口气:

    “然而肃一人之力甚是微弱,周遭百里, 卖儿鬻女者不计其数。”所以他才想要做官, 为百姓谋取一条生路。

    听罢, 荀澜点点头:“听说你也曾得举孝廉?”

    “回禀州牧, 确有此事。不过我观临淮郡法度废弛,长官皆是置身事外者,浑浑噩噩,尸位素餐。徐州牧陶谦暗弱无能,不足与成大事。”鲁肃拱手行了一礼:“我在报纸上看到颍川招募勇士,便带了乡里两百强壮少年和两百车粮食前来,愿为州牧效力。”

    荀澜流露出来了一丝惊讶,两百车粮食可是大手笔。看来,经过一番交谈,鲁肃这是认可自己了。

    想想在历史上,周瑜第一次去拜访鲁肃,请他资助粮食。鲁肃就把家里二分之一的粮食都赠给了他,足足有三千斛米,不可谓不大方。他沉吟片刻道:

    “你能在乡里服众,得举孝廉,号召力和统率力可见一斑;武艺高强,已经得到寒从事的承认;又心地善良,为贫民雪中送炭,得到你这样的人才,是豫州的幸事。”

    得到州牧的认可,鲁肃高兴道:“得到州牧的夸赞,肃愧不敢当。与您在豫州大力推行的种种善举相比,肃差得太远了。”

    荀澜想了想:“如今有一个职位空缺,乃是鲁国下的汴县县长。当然,若你愿意留在州牧府,颍川郡还可以多一位主簿,我尊重你的意见。”

    主簿也就是颍川太守的助手,以典领文书,办理事务,乃是一郡要职。县长则是统领一县,对县的百姓负责。从级别上讲,当然是主簿发展前景更好,而且还能经常接触到州牧。

    鲁肃想了想,站起身来深深地行了一礼:“感谢州牧宽明,肃不才,愿领县长之职。”

    荀澜笑道:“哦,拒绝了主簿?你具体怎么想的,说说看。”

    “肃年纪轻,见识浅,既没有做官吏的经验,也没有在官府统领过军队。若是领主簿一职,怕是多有不周之处,反而辱没了您的名声。”鲁肃陈述利弊:

    “对肃而言,能得到县令的任命,已经是莫大的荣幸了,肃一定恪尽职守,清白奉公,不负您的期望。”

    “不愧是我看中的人。”荀澜笑了一下,这答案不出他的意料:“好好在鲁国锻炼,你还年轻,需要在基层多磨砺一些。至于在汴县怎么做,我相信你的能力,不需要我多叮嘱。”

    鲁肃感动于这份信任,动容地说:“肃一定不辜负您的期望!”俗话说士为知己者死,能够得到这样的认可,他愿意为州牧赴汤蹈火。

    荀澜意味深长地道:“当然我希望你的眼光,不仅仅在一县,要放到鲁国,甚至更大的地方。这世上有诸多不公之事,但只要你有理有据,州牧府的处理不会让你失望。”

    “是,肃明白。”鲁肃斟酌道:“肃到了鲁国一定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检举贪污纳垢之事。”

    荀澜满意道:“鲁国官员收受贿赂、官商勾结,以及大规模兼并土地造成百姓流离失所的事情,你可以分别上报给法衍和徐庶。若是他们处理地让你不满意,你直接写信给我。”

    “您放心,肃记下了。”

    荀澜鼓励地看着他:“你的短板在于年轻和缺乏基层的经验,鲁国卞县是你仕途的开始,好好沉下心来做,争取尽早回到州牧府。”

    荀澜交谈一番下来,觉得目前的鲁肃,虽然能力已显,但距离思深虑远,还有一丝的差距。其对天下大势的看法,相比郭嘉、戏志才等人,仍显不足。

    但鲁肃宽厚的性子,和自己的政治理念如出一辙,自身能力也强,所以荀澜对他抱有很大的期望。鲁肃现在的履历还不足以当辅佐之臣,得锻炼一番才是。毕竟历史上,鲁肃也是经过十一年的磋磨之后,才在公元200年去给孙权效力的。

    待晚上鲁肃回到住处,七八个亲密的兄弟都激动地围了上来:“怎么样?见到了传说中的荀州牧了吗?”

    “他是不是长得和天神一样?”

    “听说州牧府里面奇花异草繁多,还有树木一夜之间开花结果的,有没有看到啊?”

    “有没有见到传说中的神药!”

    鲁肃哭笑不得:“荀州牧又不是三头六臂之人,你们都在想什么呢?”

    “所以州牧召见你,是看你武艺了吗?”得到州牧的召见是一件相当荣耀的事情。大家也都听说过,各行各业,做得极出色的人,都会得到荀州牧的青睐。或是授予官职,或是赏赐布帛书籍,甚至还有出身低微的匠人得到卷尺、电锯这类法器的。

    “有没有得到赏赐啊!”不等鲁肃回答,大家一个接一个的问题抛了出来,表情都十分的迫不及待。

    一个身材高大的人将众人拨到一旁,正是鲁肃感情最好的发小:“都让让,你们倒是给鲁肃一个说话的机会啊!把人都挤死了!”

    鲁肃这才有空隙说:“州牧仁义大方,不仅给了我一柄匕首防身,还有一箱书籍和纸张。”对着熟悉的人,他脸上露出来了一抹少年劲儿的意气风发:“还有个好消息,州牧授予了我官职。”

    虽然鲁肃已经有了日后低调谦虚、老实忠厚和小心谨慎的影子,此时少年得志,又是在熟悉的人面前,面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他压着声音道:“过几日,我就要走马上任鲁国汴县县长了。”

    众人爆出一阵欢呼,大家都真心为他高兴:“你素来有学识,能够被州牧赏识,以后就可以用自己的才能守护一方百姓了。”

    从前就是鲁肃一直护着他们,但是他们的家乡有不少贪官。那些盘剥人的手段防不胜防,有时候鲁肃也没有法子,都是自掏腰包替大家填补。这次变卖家产,带两百车粮食而来,鲁肃的家资已经耗空了大半。

    众人真心实意地为他高兴,庆祝了一会儿央着鲁肃把书籍和匕首拿出来给大家见识一下。

    鲁肃小心地从怀里掏出来一柄灰色的匕首:“这匕首极为锋利,大家当心些。”说着,将匕首抽出来,雪白锋利的光芒在火光下熠熠生辉。

    “哇,莫非这是传说中荆轲刺秦王的匕首?”除了传说中的匕首,他们实在是想不到哪里还有这样的武器。

    书籍里有卖得大火的《三字经》、《千字文》、《儿童启蒙必备——数字与运算》,除此之外,竟还有一本《孙子兵法》。本本都是用洁白无瑕的颍川纸印制的,又轻薄、又美观。鲁肃解释说:“州牧让我自己在藏书阁挑选的。”他当时一眼就看中了孙子兵法。

    众人一边看,一边奇道:“怎么还挑了本儿童启蒙必备?”

    鲁肃道:“我看阳翟诸多人都会运用数字,便想一学。”

    众人也若有所思:“听说学数字与运算能让儿童变聪明,所以这书在阳翟卖得很火,不知道我们这么大了开始学习,还管用不?”

    “管他呢,学了再说啊,阳翟这么多人都会数字,出去买东西都见不会写字的小摊贩用数字标价格,还是得学会了才是,不然多不方便啊。”

    其实特意给算数加个前置标题并特意在报纸上宣传学习算数能开拓思路、提高反应速度,有助于儿童变得更聪明,算是荀澜的小心机。若非如此,这些封建社会的家长肯定不乐意自己孩子学习算数,都去学四书五经了。

    但数学对日常生活非常有用,还是通向科学的桥梁,对以后社会进步更是大有裨益。所以荀澜才特意雕版印刷了一本数学入门。

    其实还有数学与运算的进阶版在雕版中,是总结了战国、秦、汉时期的数学成就的《九章算术》。也是在东汉成书,但流传并不广。荀澜找到这本书后,就打算日后在学堂里投入使用。

    鲁肃和伙伴们高兴地聊了一会儿,不得不谈到了分离的话题:“今天谈到大家随我到汴县,州牧还告知了我一个消息,特意容我与大家分享。”

    “什么消息?”众人还以为自己会直接和鲁肃去汴县赴任。

    鲁肃命人把门关上,和大家压低了声音道:“州牧要成立一个军官训练营。”

    “训练营?”众人一时无法理解这个新奇词语的意思。

    鲁肃便解释说:“州牧要招募一批年轻人,将他们统归在一处,学习处理军事和政务,日后经过考核和实习,突出者甚至可以直接到县郡走马上任。”

    虽然不知考核和实习是什么东西,但大家更关注:“走马上任的意思是,当衙役?”

    鲁肃压低了声音说:“是当县尉。”

    这话可是一石经起千层浪了。毕竟在这个年代,寒门鲜少有做官的机会。即使举孝廉成功且在得到高官赏识的情况下,也要时机巧合才能当得上县尉。

    本来举孝廉就是走独木桥之路,一个郡县三年才举几个孝廉,大多数的名额还要被豪门世家瓜分。所以听闻这个消息,大家都沸腾了。

    鲁肃说:“大家都是有才之士,肃不能耽误你们的前途。若是能通过考核初试,你们就可以进入训练营了。听说报名明天就要开始了,考核则统一安排了一个月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