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二十一章 夜访知州府

    你道赵汾为何执意要去南剑州?

    只因他知道,该来的事终究会来,躲也躲不掉。

    另外还有一层,那南剑州知州叶义问,乃是当朝“主战派”大臣,此人刚直不阿,与赵汾之父赵鼎素有深交。

    只是此一层不到万不得已,他不想向众人明示。

    解差军官本想和赵汾替李老汉出头打官司,但自听说朝廷大员要来取赵汾性命,他的想法却变了。

    只因他不想给自己及一班弟兄们惹上更大的麻烦,只想尽早离开这是非之地。

    便对赵汾道:“洒家想劝公子一句,我等便上路去罢!多停一日,便多一分危险,你未听适才说朝中有人要害你吗?况且那李老汉也不愿打这官司!”

    闻言,赵汾只是苦笑,并不言语。

    过了半晌,赵汾问解差军官道:“大人以为我能逃得了吗?”

    “逃得一日是一日罢!”解差军官无奈道。

    二人便都不言语了。

    至晚饭时,那客栈老板果不食言,整治了几桌酒菜请众人享用。

    众解差虚推一下便欣然受之。

    但见杯来盏去,解差们把酒言欢,丝毫未有山雨欲来之感。

    只因他们久未如此畅快饮酒吃肉,自是一通尽兴豪饮狂嚼。

    赵汾哪有这般闲情逸致?

    他独坐屋顶,脚边放着一壶酒,双目似空洞般看着夜空。

    此刻,若非顾及身后的上百号家人,还有解差军官和众解差,他早已摆脱这流配的桎梏,回到临安,痛诛秦桧狗贼。

    替父亲,也替慧若报仇。

    然而此时,他还不能做这些。

    赵汾泪流满面,暗自悔恨。

    悔恨当初未带走慧若,以致她跳崖自尽。

    他能想象她的绝望,却无法想象她有多恨?

    命运就是这样,都只在一念之间,当时有无数个选项,后来也会有无数个结果。

    正所谓: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然而此时,赵汾已下定决心,绝不会后退,将直面暴风骤雨的来临。

    ……

    次日一早,赵汾等人即启程前往南剑州去。

    只因李老汉无意与众人同去,众人便只好顺路送他回家。

    待回到家,那李老汉便在院外呼唤儿子,喊了几声也不见动静。

    李老汉一丝苦笑,对众人说儿子可能下地去了,如今不同往日,家中甚是荒凉。

    众人闻言,心中甚不是滋味,便辞过李老汉上路了。

    未走几步路,只听身后有哭喊声。

    众人回头看时,却是李老汉,便又折返回去看个究竟。

    待众人到他面前,他竟一屁股坐在地上,大哭起来,边哭边道:“哎哟!这可如何是好啊?”

    众人十分诧异。

    赵汾关切的扶起李老汉,问道:“老人家为何悲伤?快快说来我听!”

    李老汉却不答言,也不起身,只一个劲的嚎啕。

    见状,众人只好进他房中去瞧。

    待进去一看,却是满屋一个‘惨’字。

    只见李老汉的儿子胸前插着一把匕首,倒在屋中地上,血流了一地,人早已气绝身亡了。

    众人大吃一惊。

    再看墙上,用血写着一行字:若敢告状,仔细狗命!

    那些字血淋淋的,透着凶残。

    看的众人甚是心惊。

    不用问,定是那‘齐天大圣’等人干的。

    众人既惊又怒,都在骂‘齐天大圣’欺人太甚。

    这变故太突然,当然,也在预料当中。

    只因赵汾早已预料到会有此着,只是未曾想他们会做的如此之绝。

    赵汾愤恨的便似要咬碎自己的牙!若非为顾全家人和解差们,他早已去诛杀了那些狗贼。

    他也后悔未将这父子二人一同接走,否则,也不会是这般结果。

    李老汉老泪纵横,心灰之至,意冷已极。

    赵汾只觉得对李老汉有万分歉意,却无以言表。

    只因他认为,是他的到来,才使李老汉落到如此地步。

    解差军官看出了赵汾心意,便安慰李老汉道:“老爹莫哭坏了身子,你且先去投奔远亲,我等此去南剑州,定会为你讨个公道!为你家中老小报仇!”

    ……

    半晌,那李老汉抹了一把泪,说道:“儿子也没了,小老儿还投甚远亲?便随你们去告状!”

    “你不怕?”解差军官随口一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