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十三章 前尘往事(二)

    看着兄妹俩远去的背影,赵振兴听着他们隐约传来的交谈声,大丫这次受伤后好似跟以往的性子大不一样了,但是那又有什么关系呢?总归是自己的骨肉,他目送兄妹俩的身影渐渐隐入村落里,他看着这片生他养他的地方,他的目光落到远处隐约的露出一角的屋檐上,目光有些复杂。

    他转过身,垂下的眼皮掩去所有的情绪,他一边往家走,思绪却不由随着刚刚大丫询问书哥儿的问题沉浸到往事里。

    赵家住的这个地方叫清河村,因为蜿蜒着村子的是一条叫着清水的小河,背靠着穿云山。这个村子里的大部分的人家都姓张,好像是由哪里的一个姓张的大户分得一些旁支,渐渐在这个村子里繁衍生息。

    他们赵家是村里少数的外姓,好像是他们祖爷爷那一辈从外地迁到这边来的。

    他祖爷爷娶妻刘氏就生了大丫的爷爷和两个老姑太太,两个姑太太一个嫁到隔壁的柳树村,一个就嫁给本村一个姓张的泥瓦匠。

    大丫的爷爷前后娶了两房媳妇,原配马氏生了她们的爹赵家大郎后身子就一直没好利索,到赵大郎赵振兴四岁上的时候就一病不起,最终丢下丈夫和年幼的儿子撒手而去。

    赵老爷子在赵振兴八岁时由那个嫁到柳树村的姑奶奶做媒娶了现在的奶奶周氏。周氏进门后,接连生了三个女儿,才生下赵家二郎和三郎,而赵振兴长至十七岁时由赵老爷子做主与李家村的前里正家的二闺女李氏定了亲。

    两年后两人成了亲,并于隔年生了大丫和书哥儿这对龙凤胎。还没等龙凤胎满周岁,就由赵老爷子做主,请了村里的里正和几个德高望重老人做了见证,把赵振兴这一房单独的分了出去。

    按理说父母俱在是不应该分家的,用赵老爷子的话说,赵振兴已经娶妻生子,可以独立出去自己过日子了。农忙时节自己再帮衬帮衬,这日子也就过起来了。

    刚开始两年,小夫妻两人虽然忙碌辛苦倒也把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赵振兴是个精明能干的,农忙时节在家,闲时有空就到镇上或是县城早点短工贴补日子。

    他小时候赵老爷子让念过两年私塾,后来周氏进门,孩子也渐渐多了,老爷子也有点力不从心。赵振兴就从私塾回来帮赵老爷打理农田,因是识得一些字,所以找的活计不但比别人的轻省,工钱还要稍微高些。

    就这样夫妻两人省吃俭用,辛苦忙碌了三四年,不但把分家时得的两间茅草屋推倒,重新建了个三间砖瓦的正房,另带东西各两间厢房的周正院子,还把原来的宅基地隔壁的两块宅基地也买了下来,圈了好大一个前后院。

    那时谁不说赵家大郎能干,赵老爷子也逢人就夸自己这个儿子给他长脸。

    天有不测风云,就在一家人其乐融融的过日子的时候,老天爷好像看不过眼赵振兴的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