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48章

    康熙沉默的看着他。

    在他的想象中,小奶桃因为送桃子送太久,累的吭吭哧哧,脸蛋上又是汗又是灰,累的实在走不动,正可怜巴巴的等着他解救。

    然而对方现在舒坦的不得了。

    反而是他饿着肚子,等了半晌等不到桃崽,巴巴的寻过来。

    “好吃吗?”他问。

    胤礽嘴里叼着鹅翅,窝着卫琼英怀里,奶唧唧的跟他打招呼:“好好吃呀,来一起。”

    而一旁的惠嫔和卫琼英赶紧起身行礼,并不敢说相似的话,在康熙冷厉如鹰隼般的目光下,卫氏小脸微红,垂首抿嘴,静静的立着。

    惠嫔倒是依依不舍的看着小奶桃,她好想接着给他喂饭,还没过瘾,小小乖乖的崽,实在太可爱了。

    她前所未有的羡慕康熙了。

    “走吧。”康熙拎着桃墩墩的后脖领,提着他走了。胤礽翘着手脚,跟两人挥手告别。

    等回干清宫后,他还有些怀念卫琼英,好奇的问:“卫姐姐熏的什么香?”身上甜甜的香味实在太好闻了。

    康熙眸光危险的瞟了他一眼,对上稚子纯稚的眼神,他无奈叹气:“卫氏体自带香。”

    “哇哦,真厉害。”胤礽张着小嘴巴,满是惊叹。其实他身上也有甜甜的桃子香,但他自己闻不见。

    “还吃什么?”康熙问。

    面前摆这么多膳食,他刚才吃了许多,这会儿不饿,就捧着老鸭汤喝,间或吃两口青菜。

    “想吃拌面了。”胤礽鼓着小脸蛋,一脸向往:“细细的面条煮好,滚上油,再拌上鸡丝、胡瓜丝,唔,好像要浇上红油辣汁,再撒上花生碎……是不是还有麻酱?”

    康熙:……

    小奶桃嘴巴有点利索,他在脑海中想象一下,就觉得嘴巴有些馋,年前的大鱼大肉登时不香了。

    “梁九功,去安排。”康熙吩咐。

    说一半,他又看向桃墩墩,他正转着那乌溜溜的眼睛,一脸享受的喝着汤。

    “来,你去做。”他笑着道。

    胤礽:?

    这吃的要饱不饱,并不想动,再说厨艺那么简单,他觉得自己很行,特别飘的觉得就算圈禁也没关系。

    “去吧。”康熙笑的一脸和善,看着温温柔柔,却满是威胁。

    胤礽定定的看了他片刻,在康熙以为会撂挑子的时候,桃墩墩肉乎乎的小脸蛋上出现了宠溺的笑容:“罢了,自己的皇阿玛。”

    虽然听着这话有些怪,但愿意去做就好。

    看着面前的大蒜,康熙觉得他这是典型的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一个个白白胖胖的蒜粒,摆了一大把给他剥,他用指甲抠了半晌,抠的蒜瓣坑坑洼洼。

    “放在石臼里捣成蒜蓉。”

    “小香葱也要切成小段。”

    “青菜摘一下。”

    “菜地里胡瓜摘一根来。”

    胤礽昂着小下巴,吩咐的痛快。

    康熙:……

    “六月柿要吗?”他看着红彤彤圆滚滚的六月柿,有些忍不住。先前桃崽说能吃,他还不信,等尝了一口后,瞬间被清甜的滋味虏获。

    “成。”胤礽无所谓。

    那些菜种都是奴才们收集了送过来的,真是什么都有,他尽数都种了,有灵气在,自然养的好。

    拌凉面还是很好做的,胤礽小小肉肉的手捏着玉着很快就拌好了。而六月柿更好办,切成块,撒上一把白糖,就尽够了。最简单的吃法,反而更能体现出六月柿本身的味道。

    “怎么这么多?”康熙惊。

    满满一大盆子的面条,他二人便是吃上一天也吃不完。就听胤礽说,这是要送去给皇太后吃,今儿各处都是他亲自送的,唯有寿康宫说叫奴才送过去的。

    慈宁宫按理来说也得送,但老祖宗年岁大了,吃这凉面担心不克化,胤礽想了想,用小盅装了两口,又摆了两块红彤彤的六月柿,尝个味就没了。

    太皇太后听说太子送膳食过来的时候,确实开心,但是一打开食盒,她就沉默了,就这么一小口,两筷子,她嗷呜一口就没了。

    “怎么了宫里没面条了?”她问。

    梁九功头垂的很低,恭谨回,说是万岁爷担心她不能克化,才叫太子爷少放些的。

    太皇太后抬头,看向梁九功提着的食盒:“那又是什么?”

    梁九功头垂的更低了:“是往寿康宫送的。”

    太皇太后没说话,只上前提了提食盒的重量,见沉甸甸的,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合着就给她的比较少。

    “去吧。”她挥挥手。

    然而凉面的滋味还在心头回荡,太皇太后坐了片刻,膳桌上琳琅满目的菜品瞬间索然无味,她起身,决定直接杀过去。

    那六月柿也好吃的紧,形容不出的清甜味,口感也很好。

    “太皇太后吉祥~”

    随着奴才的请安声,太皇太后拄着龙头手杖,缓缓的走了进来。而胤礽正抱着海碗,吃的心满意足。

    “咳,好吃吗?”太皇太后故意问。

    胤礽一看见她,赶紧把嘴里叼着的面条咽下去,这才起身乖乖请安。康熙手顿了顿,笑着道:“皇玛嬷快坐。”

    她一来,不用说话,就知道她是什么意思。

    康熙有些纠结,不少这一口吃的,但暮春时节,晚上没那么热,吃多了凉的,真担心她克化不了。

    万一吃伤了,岂不是造孽。

    胤礽抬眸望一眼,把六月柿和面盆往前推了推,大方道:“吃吧,无碍。”就算吃凉面克化不了,那青菜、胡瓜和六月柿里头含着的灵气,应该也能抵消。

    奴才赶紧上前来,又给太皇太后盛了一碗,三人这才相对而坐重新吃了起来。

    “好吃吗?”胤礽双眸亮晶晶的问,他挺着自己肉乎乎的小胸膛,特别自豪:“我做哒!”

    “好吃极了。”太皇太后夸,她就是吃出来了,这才直接来到这。实在太好吃了,她忍不住。

    “吃独食。”她看向康熙,冷笑一声。

    康熙一噎,试图为自己辩解:“到底都是凉的,现下也没多热,若是积食窝心里可如何是好?”再者下午刚吃了桃,现在再吃凉面,那可真是凉一块去了。

    太皇太后:“吸溜。”

    康熙:……

    罢了,当他没说。

    吸溜。

    真好吃,胤礽这个手艺真的绝,现在才四岁,就好吃成这样,若是长大了,那得了。岂不是可以直接现场出道当御厨。

    三人吃的肚子圆圆。

    康熙叫人打热热的老鸭汤来,压着一老一小喝了一大碗,他看着桃墩墩,有些蠢蠢欲动,很想把他提留起来,狠狠的晃一晃。

    把胃里的凉面和热汤给晃在一起。

    胤礽吃饱了就懒洋洋的瘫在太皇太后怀里,掀开小短衣,露出白嫩嫩圆滚滚的小肚皮,让老祖宗给他揉肚肚。

    一不小心吃的有点多。

    康熙看着,有些眼馋,以前都是窝在他怀里,由着他来揉,现在被老祖宗抢走了活计,但他不敢说。

    “唔,舒服。”胤礽哼哼唧唧的撒娇。

    老祖宗眉眼愈加柔和起来,她望着天空中闪亮亮的星星,又垂眸望着怀里昏昏欲睡的奶桃,笑着道:“真好。”

    打从三藩后,她从未想过,有朝一日会这么和谐的坐在一起用膳、看星星、闲聊。这些事情,都好像离她很远的样子。

    可现在,有了胤礽,她也可以直直的冲进干清宫,理直气壮的叫皇帝给她盛饭吃。

    真好。

    她的心情比天上星星还美丽。

    跟康熙闲话几句,想着明儿保成该进学了,这才起身离去。

    胤礽被她揉的昏昏欲睡,康熙抱起他,叫奴才打水来给他洗脸洗脚,放在软榻上,他就睡过去了。

    第二日,凌晨三点。

    桃墩墩睡的正香,就听见身边传来自己皇阿玛的声音,他撅着小嘴,奶乎乎的撒娇:“皇阿玛不吵哦,等保成睡饱起来就陪你玩。”

    他嘴里嘟囔着,险些又睡过去。

    康熙无情的在他脸上扑了个湿帕子,微凉的触感,让胤礽睁开眼睛,迷迷瞪瞪的看着他。

    “皇阿玛,干什么呀?”胤礽奶唧唧的哼。

    他做梦做的正香,舒服的不得了,结果就被叫起来了。

    康熙忍着笑,温柔道:“你该起身上课了。”

    胤礽撅着屁股,把头埋在枕头下面,可怜巴巴道:“不要不要呀。”

    然而被人像挖小猪一样,无情的挖了出来。

    等折腾着给他穿好衣裳,又洗脸刷牙,胤礽便睁开了眼睛,只不过眼睛醒了,魂显然没醒。顶着头上的呆毛,小脸蛋上的嘟嘟肉都透着困意。

    “醒醒吧,该上课了。”他其实启蒙都晚了许多,原定的是三岁启蒙,到四岁基本四书五经都该学一轮了。但先前病了,身子弱,就往后推了快一年的功夫。

    现在要再补上,自然不会再容许他耍赖撒娇。再者,若不好好读书,他连胤祉都追不上,到时候被不到两岁的小奶娃比下去,他的面子往哪搁。

    康熙拿出杀手锏,晶莹剔透的桃花糕,内里还有桃花瓣,香甜的滋味好像能看到,有点软,端过来的时候,那糕点颤颤巍巍的晃。

    胤礽方才还昏昏欲睡的眼神登时亮起来,他美滋滋的用勺子挖着吃,赞叹不已:“怎的这般好看?”

    知道他爱吃点心,白案师傅都添了十个,每日里就研究做新鲜花样,若做不出就要被挤下去,可不是竞争的厉害。

    宫里不管各行各业,都卷的一塌糊涂。

    皇子卷,后厨也卷,后妃更是卷的一塌糊涂。

    胤礽捧着奶碗,咕嘟咕嘟的干掉。

    “唔,舒服。”

    他一抹嘴巴,乖乖的往书房去。一看康熙跟着,就歪着头问:“不去上朝吗?”

    康熙微微一笑:“上朝是五点呀桃崽。”

    胤礽沉默了。

    所以他以后起的比康熙还早。

    可恶。

    谁知道坐在书房的小椅子上,就见康熙坐在前头张英惯常坐的书桌前,不由得有些怔然。

    “往后早间便由朕给你启蒙,等到六岁真正进学,便是去上书房,到时候另择师傅给你。”

    康熙施施然道。

    胤礽:……

    他举着小手申请:“皇阿玛,我能坐你怀里听课吗?”

    他本身是很想窝在他怀里,再吃个点心吃个糖,这美滋滋的听着课,多好。

    康熙:……

    他冷厉的板着脸,吭声道:“朕现在是你的启蒙教授,不得无礼。”

    “咋了不是我爹了?”他一脸懵。

    康熙誓要做严师,他板着脸,啪的一拍桌上教条,声音冷沉:“放肆。”

    桃墩墩老实了。

    他睁着黑葡萄一样亮闪闪的眼睛,乖乖的看着他,让读书就读书,奶里奶气的小声音甜的要命。

    桃比糖都甜。

    康熙被萌的心肝颤,恨不得把香香软软的桃子搂在怀里,他觉得怀里好空,特别适合某个圆墩墩窝进来。

    踏踏实实的抱满怀,肯定很舒服。

    然而他还记得自己严师人设,努力的板着脸,把他当臣下训。

    胤礽倒也乖巧,见张英请安进来,就奶唧唧的跟师傅打招呼,再甜甜的笑,等轮到康熙的时候,他就端正的坐着,抿着小嘴,也一脸严肃。

    张英有些懵,这父子俩向来难分难舍,怎么闹矛盾还是怎么的,竟然各坐各的不说,还互相冷漠以对。

    奇怪。

    他在心里念叨。

    但康熙要做主讲,他就是侍讲,在万岁爷面前没他说话的份。

    立在一旁,听着万岁爷讲课,等到早朝的时候,康熙去上朝,就是张英留下来帮着查漏补缺。

    先是休息一刻钟,吃吃喝喝解决人生三急,回来再接着背书。

    胤礽听过就会背,让张英检查过没问题后,就有些扛不住,趴在桌上睡着了。张英把他抱在软榻上。等康熙下朝前,再叫起来把康熙讲过的内容提问一遍,见没问题,这才松了口气。

    但当看见康熙走进来的时候,两人都有些心虚。

    胤礽脸上还带着压出来的红痕,张英更是心虚到不成。康熙没吭声,就先检查功课,见没问题,也就装没看见。

    张英恨不得长长叹口气,但他没敢发出动静。

    “鉴于你今儿第一天,朕便教你个简单的字。”

    “人。”

    康熙絮絮而谈,他仔细的讲解了人字的各种释义,包括用法,又亲手写了,叫胤礽照着临摹。

    “写一百遍,上午的功课就算完了。”康熙道。

    说完他就去处理政务,留下张英监督练大字。

    一百遍。

    胤礽垮着小脸,小手捏着玉笔的柄,一笔一划的临摹起来。等到放下笔的时候,他觉得自己的手都要断了。

    “好了。”

    胤礽:QAQ

    张英惊了:“您怎么能数一百?”好似先前就教了数十来着。

    胤礽伸着小手,让张英给他揉手,一边道:“先前问过皇阿玛一百,他说是十个十。”

    他会数十,再数十个十,他也会。

    张英:……

    遇见笨学生没有成就感,遇见聪慧的学生,也没什么成就感。

    他认真的打量着太子写的字,确实很不错,虽然软绵绵的,没什么风骨,但第一次捏笔的四岁娃,便是怎么蘸墨都是刚教的,能够写明白都不容易。

    多的是一坨一坨的墨痕。

    可太子的纸面很干净,一笔一划,字字清晰。

    “真厉害!”张英不住口的夸赞。

    胤礽点点头,听张英说没问题后,背上自己的小书包就跑路了。

    他先是跑慈宁宫去,离很远就奶唧唧的喊乌库玛嬷,等太皇太后走出来,他就伸着自己的手,给她看那些痕迹。

    “都是捏笔捏出来的。”他撒娇。

    小孩子皮嫩,捏笔的指头那块被磨得红彤彤,皮都薄了,肉也陷进去一块。

    “哟,哀家的小乖乖,真可怜。”

    太皇太后登时心疼的跟什么一样,叫他过来又是给他揉手,又是给他呼呼。

    “乌库玛嬷真好呀。”胤礽赞叹。

    老祖宗心疼的跟什么一样,拿点心出来给他吃,见他蔫哒哒的没食欲,就说让他寻兄弟们玩去。

    胤礽没立马走,先是给菜地浇水,看着里头种着琳琅满目的食材,不由满意的笑。常吃的豆角、茄子、六月柿、胡瓜、青菜,应有尽有。都是从干清宫拨出来的。

    等都浇一遍,他这才起身往头所去,他迫不及待想跟胤褆交流一下凌晨三点的天空。

    等到的时候,胤褆还在练大字,相对比他只要写对就好,胤褆的要求就高上很多,要开始慢慢的磨炼风骨出来。

    “哥哥~”他甜甜的喊。

    胤褆回神,见他过来,就笑着问:“头一天进学,感觉怎么样?”

    刚问完,就见桃墩墩鼓着脸上的嘟嘟肉,一脸幽怨:“皇阿玛凶凶。”

    他学康熙板着脸,给他看有多凶。

    “超凶!”

    胤褆忍俊不禁,有些艳羡,他突然就明白,什么叫嫡子了,大概只有太子,才会得到皇阿玛亲自启蒙吧。

    授课都是他来,可见其宠爱之甚。

    他也想要。

    有皇阿玛讲课,有胤礽做同桌,那日子肯定跟做梦一样舒坦吧。

    正想着,就听桃墩墩开口:“要不你也来?”

    其实康熙讲课相比张英的细致而言,要更笼统些,再者也是张英讲过的,更多的是复习一遍,就不会逐字逐句的解释。

    胤褆心中大动,很想去,但是他还是克制的摇摇头:“不用了。”

    想来也知道,胤礽接受的是帝王教育,往储君方向培养的,而他们是寻常阿哥的培养,自然是都不一样的。

    胤礽有些遗憾:“可是好想跟哥哥一起读书呀,如果我跟皇阿玛说,然后他同意了,你就来,好不好呀?”

    胤褆原就意动,用了强大的自制力,才让自己没有直接应下,听他这样说,哪里还耐得住,赶紧点点头。

    能亲自听父亲聆听教导,是他的福气。

    “皇阿玛是皇帝,他对书的见解肯定跟臣子不一样,你也听听,总没坏处的。”

    胤礽奶里奶气的解释。

    皇阿哥越优秀,对大清越好,他注定是个要废的咸鱼,除了不想让胤褆请杀太子外,也想如果可能,大家都有个好结局。

    不要目光都钉在皇位上,内耗到废了后半生。

    胤褆眼圈红了。

    他一直以来,都想着长大后,要好好的守护弟弟,目前却什么都没做,都是弟弟每日里来陪他,给他送吃食,给他送各种东西。

    温暖的他几欲掉泪。

    怎么有这么好的弟弟,他唯一庆幸的是,当初没有听额娘的话,跟弟弟别苗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