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040 游子寻根

    何为根?一棵松树无论枝叶多么繁茂,即使烈日喷焰也晒不死,严寒冰雪更加郁郁葱葱,如此旺盛的生命力来自哪里?那就是树的根。多年流浪海外的游子,垂暮之年讲究的是落叶归根。即使在很遥远的过去,殖民时代被贩卖到美洲大陆的黑人,其后代也千里迢迢,不辞辛苦地跑到非洲,为的就是寻找自己的根。可见,无论是植物还是人类,根是多么的重要,不仅仅是局限在物质层面,更多的是她的精神内涵。

    在贫瘠的黄土高原上,有一座被誉为革命圣地的延安城,中国劳动党正是在那里,喝着延河水,吃着小米饭,嚼着大红枣,不断地发展壮大起来,最后终于走出那块贫瘠的土地。如果中国劳动党是一棵常青大树,那么,他的根最初就是在那里产生的,深深地埋藏在人民群众的深厚土壤中,在那里汲取丰富的营养,这个根我们又称之为“延安精神”。

    刘剑锋司令员和李爱国政委,虽然是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在后世成长起来的中国劳动党党员。来到这个时空以后,尽管也有自己的党委,领导着华北抗日斗争。但是,仿佛是一棵没有根的粗壮树干,一条奔流汹涌的溪流,只有找到自己的根,只有汇入广袤的大海,才会有无限的生命力。所以,这些来自未来的劳动党人,最大的愿望之一,就是渴望寻到自己的根。真正的,扎扎实实的根。

    按照晋察冀军区聂荣臻司令员,同特纵的特使王鹏师长商议的结果,延安临时突击建了一个机场,由中央警卫团派部队布置了严密的警戒。没有欢迎的鲜花和人群,只有ZG高级领导们云集在这里,怀着兴奋、好奇、困惑和焦虑的复杂情感,等待着闻名已久的神秘人物到来。

    今天是风和日丽,万里无云,碧空如洗,ZG的巨头们三一群俩一伙,聚在一起低声谈论着。尤其是聂荣臻司令员的周围,厚厚地围了一圈人,人们不停地打听着,所能想象到的所有细节。

    上午8时整,东北方向的天际传来阵阵马达声,开始只是远远的天际几个黑点,渐渐地人们终于看清了,是5架怪模怪样,没有翅膀的草绿色飞机。醒目的,带有八一字样的,红色五角星的军徽清晰可见,像几只巨大的蜻蜓,围着机场绕了几圈后,慢慢地垂直降落下来,掀起了漫天的黄色尘土。

    除了聂荣臻司令员已经见识过,没有表现出过分的惊奇,其他在场的所有人都已是目瞪口呆,不用跑道的飞机还是头一次见到。想停哪里就停在哪里,如果是倭国人的飞机,延安不是完了吗?想想真有些后怕,幸亏是自己友军的飞机。警卫的战士们也十分紧张,都不由自主地将枪口指向飞机。

    这是5架黑鹰直升机,刘剑锋和李爱国率领随行人员乘坐架,其他架装载的是各种物资,给老一辈革命家们精选的礼品。刘剑锋和李爱国走下飞机,他们都穿着草绿色呢料军礼服,没有扎武装带,脚穿三接头黑色军用皮鞋,肩上佩戴的是上将军衔,三颗大金色五星在红肩章的衬托下,显得格外醒目。

    哎!哎!别说三接头皮鞋太土,你根本想象不到那时根据地的困难,恶劣的自然环境加上国民党的封锁,生活必需的物资都很匮乏。如果能把现代自由市场上,最劣质的鞋拿到那个时代,保不准都是高级品。就这,在延安人们的眼里简直是豪华透顶了。

    其他随行人员都是身着棕黄色迷彩作战服,脚踏棕色矮腰军靴,军官都佩戴54式手枪,一律右侧夹着制式文件包。警卫战士头戴钢盔,清一色56式冲锋枪,但只是斜挎在胸前。

    延安的劳动党高级领导们,只是穿着臃肿的粗布棉衣,脚下是手工衲制的棉鞋,只有王明等人穿着还比较整齐,西装革履带着一点洋味儿。言而,这就是他们所能拿出的最体面的衣服了,日常穿的衣服几乎都有补丁。

    刘剑锋司令员和李爱国政委快步走到MZD一行领导面前,以标准的军人姿态给所有的革命老前辈敬了个军礼,但是举起的右手久久不肯放下。他们看到老一辈在这贫瘠的山沟里,穿着朴素,粗茶淡饭,由于长征路上造成的营养不良,甚至还没有完全恢复,却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和崛起,在忘我的奋斗。两个人激动万分,站在他们所敬仰的MZD、ZNL和ZD面前,不由自主地热泪滚滚而下。

    “M主席,您老人家身体还好吧?Z总理……”

    刘剑锋司令员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语无伦次,鬼使神差地冒出了这么一句!要知道,当时的MZD才44岁,怎么能这么问候呢?刘剑锋是把眼前的MZD当成了后世的MZD了。随行人员中,也有几个来自未来的军官,其中有两名女兵,都是显得十分激动,眼里都饱含着泪花。

    面对这些着装整齐,显得十分激动的年轻军人们,MZD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惊讶,很快就若无其事地走向前,同他们一边热烈地握手一边说:“欢迎啊!欢迎让鬼子闻风丧胆的两位将军,如果我没猜错,你就是刘将军,喔!你就是李将军吧!”

    随后MZD向他们一一介绍了,站在前排的主要中央领导同志。渐渐地刘剑锋和李爱国都冷静下来,微笑着和领导同志们握手敬礼。不过,到了ZNL的面前时仍然显得很激动,心里面不断地狂喊着,这就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我们敬爱的ZNL总理啊!

    其实,这里的领导差不多他俩都认识,走到王明面前时,还特地仔细打量了一番,这位党史里反复提到的知名人物。在刘剑锋和李爱国上中学时的政治课中,就知道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害的红军损兵失地,最后不得不进行战略大转移,被迫进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此时,王明刚从苏联回国才一个月,现任ZG中央书记处书记、ZG中央长江局书记。主张对国民党只要团结、不要斗争,从左倾一下子跳到右倾,使他领导地区的革命事业又受到严重损失。总之,给人的印象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不过,现在的王明看起来挺精干的,大眼睛很有神,个子不高,微微发胖,长得有点像王若飞同志。更令刘剑锋和李爱国感到惊讶的是,在欢迎的人群中看到了一个人,他就是后世的军委主席邓尚武同志,目前的职务是八路军总政治部副主任。刘剑锋和李爱国都紧紧握住这位后世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手,当时的心情极为复杂。很难想象一个人在短时间内,经历的时空剧烈地跳跃性转换,同时看到了在两个不同的时代的一个人,那种感觉用语言是不能描述的。

    随行的摄影师摄下了历史性的会见,虽然延安也有新闻记者,只是用老式的笨拙的照相机,由于胶片十分短缺,没按几下快门。而随行的两个记者就不同了,不仅录像录个没完,照相机的闪光灯就没停过。最使人眼馋的事,脖子上居然挂了个照相机。我们的两位女兵,好像对高大英俊的彭雪枫很崇拜,拉着非得要同人家合影,弄得彭老前辈有些不知所措。摄影师换上宝力莱,当彩色相片从相机里出来时,又引起了一片震惊之声。

    按照事先商定的日程安排,先到王家坪八路军总部搞一个欢迎仪式,然后到MZD居住的凤凰山,单独同MZD和周恩来举行秘密会谈,晚上举行欢迎宴会,第二天同ZG各部门举行实质性的会谈。延安的条件十分艰苦,但是为了欢迎朋友也是倾其所有,不知从哪里弄来两辆破烂的卡车,作为接送贵宾的迎宾的车辆。

    MZD指着汽车风趣地说:“别看这家伙看着不太英俊,在我们这里可是相当于十八抬大轿呢。各位贵宾请各位快上轿吧!”

    刘剑锋司令员拉住MZD的手说:“主席,请您稍微等等!”

    说完把手一挥,从后舱盖已经打开的直升机上,开下两辆雪佛莱轿车来。在场的所有人又一次惊呆了,车一直开到MZD等人面前停下,两个警卫人员钻了出来站在一旁。

    刘剑锋对正在吃惊中的MZD说:“M主席,这是我们缴获倭国鬼子的,一辆送给主席,一辆送给董老,徐老,谢老等革命老人,就算是给您的见面礼吧,您千万不要拒绝呀!”

    MZD抚摸着汽车对刘剑锋说:“刘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