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84章 大明皇帝,崇祯

    倒是身后的将士们终于找到了做主的人一样,看着杨伟的头颅落下,竟然大声喊好了起来。

    卢象升要的,就是这样的效果,他也不废话,直接喊道。

    “将此贼的头颅传首各营,让各营诫勉!”

    “至于你们有什么责任,那就等陛下裁决吧。”

    说着,卢象升便令兵士们全部解散回营,他则带着麾下标兵,朝着宣府城中走去。

    刘永祚等人虽然心里气愤,可是明面上却不敢表露出来,赶紧跟了上去。

    卢象升在宣府城中巡视了小半天,城中被刘永祚安排的十分妥当,卢象升也找不出一丝毛病来,他打算在宣府城中住上一晚后再动身前往边关进行巡视。

    当夜,赵大海便接到了周建安的来信,并且亲自将信交到了卢象升的手里。

    看过信后,卢象升十分的疑惑,这周建安在信中只有一句话。

    请卢伯父回阳和之时,务必途径洋河堡,建安有十万火急之事相说。

    卢象升有些皱眉,这小子有什么十万火急之事,早不说,自己这才刚走,又想说了。

    不过周建安为人稳重,说是十万火急,想来也是十万火急了。

    “大海,传达下去,以后洋河堡的来信,直达本督公案之前。”

    “遵命。”

    赵大海点了点头。

    ........................................................

    七日后,

    大明帝国京师

    紫禁城内乾清宫东暖房内

    大明第十六任皇帝崇祯正襟危坐在御案后,正奋笔疾书的批阅着奏折。

    不过二十六七的年纪,崇祯的头上的银发已经若隐若现,那光洁白皙的脸庞,透着棱角分明的冷俊。

    眼中偶然闪过一丝精光,鼻梁高挺,只是那眼袋有些沉重,看得出来,崇祯肯定经常熬夜。

    这些折子大多都是由内阁已经拟定的折子,只需要崇祯这里签字盖章而已,往往这种活放在前几任皇帝身上都是司礼监秉笔掌印等人干的,不过崇祯是出了名的宵衣旰食,勤奋至极。

    所以几乎大多数的奏折,崇祯都会亲自过目。

    正批阅着,司礼监王承恩捧着两本折子走了过来。

    “皇爷,这是总督宣大卢象升的加急折子。”

    一听是卢象升的折子,崇祯立刻来了兴趣,头一抬,将手中的毛笔放了下来。

    “建斗半月前上折子说要去宣府巡视,看来是有所结果了,快,拿来给朕看看。”

    王承恩赶紧递了上去,崇祯接过随手打开一本,仅看了几行字,满脸的怒色便再也止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