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153章 不知不觉又两年

    时间走得很快。

    泉州城有大港口的消息被商人传的很远,很远。

    泉州城这边的生意越发的火爆了,其实光靠泉州的特产根本支撑不住各商队的需求。

    但颜白在这建设了一个大大的口岸,一个超级大,税收却是很低廉的大交易市场,一时间,知道这个消息的商队都朝着这边靠拢。

    商队多了,泉州的环境又好,衙门又很清廉,他们就很愿意把自己的货物摆出来。

    反正都是卖,如果在这里能够卖一部分,然后再从这里把自己没有的货物补足一部分,其实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泉州正值雨季,在这段时间内,泉州会一直下雨,最少下一个月,过往的几年都是如此,每到这个时候就是各作坊的休息时间。

    可即便是天公如此地不作美,但海面上依旧舟船云集。

    泉州城的衙役忙着登记,好快速的让这些商贾进到泉州城,这些商贾不光有大唐商贾,还有高句丽、大食人,倭奴人等候着进城。

    中央大街上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商贩们高声叫卖着,招揽顾客,才开的茶楼里,商贾们围坐在一起,大大的袖笼下两只手搭在一起,疯狂的砍价。

    码头口岸进进出出,好不热闹。

    许敬宗很喜欢大权在握的感觉,同时,他的眼睛也很毒辣,他一眼就能看的出来哪些商船很有钱,哪些是单纯来凑热闹的。

    所以。

    他看人下菜,面对那些大行商他会派衙役接待,那些形单影只,四五个人一条小船的许敬宗则懒得多看一眼。

    不是他为人势利,而是这样的人来泉州根本就贡献不了一丁点税收,在他们身上下功夫根本就榨不出一丁点油水。

    没有油水,怎么给泉州城这近千名衙役发俸禄。

    要知道,每个衙役都占了干股,来的商船越多,泉州城赚得越多,这些辛劳廉洁的衙役才能拿的更多。

    这样的钱才是最干净的钱。

    许敬宗是长史,拿的是大头,另一个大头是楼观书院,颜白拿的是水泥和酒厂的钱。

    钱很多,颜白不知道怎么花。

    他就拿着这些钱频繁的投资那些小商队,亏了自认倒霉,赚了就继续投资,到目前来看几乎没赚。

    倒是花钱如流水。

    税收的部分没有人敢动,那是朝廷的钱,许敬宗现在把这些税收看得紧得很,少一个钱都要查这个钱少在了哪里。

    他现在可是把升官的希望寄托在泉州这里。

    他比颜白上心多了。

    只要能把泉州治理的越好,税收越多,给朝廷的越多,那这就是实打实的政绩,吏部考评看的就是税收。

    颜白年轻,如今四品的官职已经是顶天了,在接下来的近十年里,颜白的官位是不可能再往上走。

    但今后说不准,许敬宗觉得陛下对颜白的安排应该是一部主官,要么是兵部,要么是吏部。

    户部也有可能!

    尚书省也有可能,颜白现在就是在熬资历。

    许敬宗很羡慕颜白,最起码颜白还能熬资历,资历到了,官位自然就上去了,可自己已经熬了二十多年了,不知道还要熬多久。

    除了税收,泉州城房产、水泥、木材这些部分收益都是补助第一批泉州百姓的,这是颜白特意安排的。

    不能白占泉州城的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