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十四章 赠淳厚

    吴坚强一呆,这显然是早就准备好了的,看到淳县令精明的笑容,顿时知道这些人送自己不假,还有一点就是为了自己的诗词而来啊。

    翻了翻白眼,吴坚强沉默一阵,此情此景,不正合李白的那首《赠汪伦》吗?

    看到吴坚强要开始写,淳县令等一众名流立刻把吴坚强包围起来,伸长脖子观看。

    “吴为乘舟将欲行……”

    吴坚强写完第一句,并无才气透出,此句字面意思极为简单,而且并无特别之处。

    众人俱都是饱读诗书之人,看到这句纷纷摇头,看来这吴坚强能写出鸣州诗词,属于偶然吧,现在是不是已经江郎才尽呢?

    只有淳县令相信吴坚强,等待着他写完。

    吴坚强提笔继续写道:“吴为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写完第二句,依然没有才气透出,身后众人已经开始小声议论了。

    淳厚冷哼一声,把那些人的议论声压下去,他依旧信任吴坚强。

    吴坚强听到这些议论,微微一笑,提笔书写,“松江潭水深千尺,不及淳厚送我情!”

    这两句是一气呵成,诗成,轰的一声,紫檀木做的桌子烂了一地,而那张纸却稳稳的压在破碎的桌子上。

    腾的一声,橙色才气跃然纸上,四尺多高的才气光芒大作。

    淳县令大叫一声:“诗成镇国,一纸千斤!难怪这么结实的紫颤木桌子都被压烂。”

    “镇国诗,居然是镇国诗啊!老夫活了一辈子,居然能够亲眼得见镇国诗,死而无憾死而无憾!”

    “不虚此行,不虚此行啊!”

    一众人表情夸张,镇国诗,别说在渠县这种小地方,就算是在人族都城上京,也难得一见,他们如此夸张也不算过分。

    “这首诗从标题看就知道是一首送别诗,前两句平淡无奇,就是在写实,最关键的妙处就在后两句,奇思妙想,信手拈来,先写松江的水深过千尺,最后用比较的手法峰回路转,用‘不及’这两个字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的松江潭水,妙妙!”徐院君拍手大笑。

    “此诗才气高四尺多,若是经过多年传诵,定能诗传天下!”

    众人都在纷纷称赞吴坚强这首诗,忽然,淳县令大喝一声,提笔书写:“健步疾如如飞……”是疾行诗。

    橙色的才气包裹在他的双腿,接着他奋力搬起地上那首诗,风一样的离开。

    “哈哈,镇国诗啊,我这一辈子都没见过,说不定以后还会传天下,众位对不住我先走一步,这首诗是我的了,以后我会放在家里,给儿孙后代留着当传家宝!”淳厚一边跑一边大笑。

    可不是吗,以后随着吴坚强的文位越来越高,这首镇国诗的价值肯定会成倍提升,用来当传家宝最合适不过。

    “淳厚小人,你哪里走,留下镇国诗!大风起兮云飞扬……”徐院君反应过来,跟着一声大喝,战诗大风歌出手,一道龙卷追向淳厚。

    吴坚强看着一哄而散的众人,微微一笑,转头上了船:“船家,走吧!”

    幽州位于大魏国东北边境,左临十万大山,里面妖兽众多,传言就算是大学士进去,也可能有去无回。

    右侧与蛮族接壤,幽州辖下有八府,而辽宁府,就是最靠近蛮族的地方。

    辽宁府治下有十二城,首府盛阳城,是吴坚强这次的目的地。

    盛阳城位于辽宁府中间位置,不比边城黑龙城凶险,又是首府,所以非常繁华。

    吴坚强带着糊糊来到盛阳城,怀中揣着淳县令的信,直奔知府衙门。

    知府是一位翰林,名叫林谦和,一开始见到吴坚强两人衣着寒酸,有些不以为然,在看了吴坚强送上来的淳县令书信后,顿时惊叹道:“你就是本届双甲童生?”

    吴坚强点头:“正是学生!”

    “好,好啊,没想到寒门中也有如此人才。”

    “对了,听淳县令说你这次是准备进学堂读书,我盛阳城一共有三大学堂,不知道你想要进入那一座?”看完书信,林谦和对吴坚强两人的态度已经变得非常和蔼可亲,微笑问道。

    “请问大人,一共哪三座学堂?”吴坚强问道。

    林谦和背负双手,说道:“一入青云堂,仕途坦荡荡。墨香坊里坐,诗词能镇国。功名馆中走,潜龙榜上有。”

    吴坚强淡淡说道:“青云堂,墨香坊,功名馆,还有没有?”

    林知府笑道:“这三大学堂是我盛阳城最有名的,并且都是官方所建,至于其它的当然还有,只是比起这三大学堂差的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