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70章 夏日食冰雪

    只见一个男子走了进来,似是食客,风尘仆仆的,背上背着包袱。不知是赶考的举人,还是归家的游子。

    沈于归反应极快:“不知客官要吃些什么?这是咱们食肆的水牌,客官您瞧瞧?”

    那男子随意放下包袱,已是满头大汗。阿黎斟了一碗方才煮好的青梅茶饮递上去,这男子直接一口气全灌了下去,看着墙上一溜儿的水牌,虽看了半日,却也没做出个最终决定来。

    沈于归笑着试探道:“不知郎君是不喜咱们食肆里的吃食还是——”

    那男子摇了摇头,解释道:“非也。只是如今天气太热,这些吃食……都没什么食欲罢了……”

    阿黎忙不迭道:“郎君,咱们食肆也有槐叶冷淘,只是还未曾挂上水牌罢了。这槐叶冷淘,正是夏日所食,郎君可要来一碗尝尝?”

    “槐叶冷淘……”那男子点点头,“那便先来一碗尝尝味道如何。”

    “客官您稍等,您的槐叶冷淘马上就好!”沈于归应道,看着方才和好的面团还没用完,便唤了阿桃阿竹来帮忙。

    这边三人正在忙活,那边男子却叫住阿黎:“小娘子,不知方才娘子倒的是什么茶?”

    阿黎灵机一动:“这是咱们食肆新出的青梅茶饮,因是今日才卖,故而第一杯皆是免费品尝。”

    既然都这样说了,言下之意便是只有第一杯是不花钱的哦,若是您尝着觉得好了,还想接着喝呢,可就得掏银子了。

    那食客道:“那便再来一壶青梅茶饮吧。”

    末了,又小声嘟囔道:“怪好喝的……”

    阿黎接着生炉子煮茶,这边沈于归三人可是将这些动静听得清清楚楚。阿桃抿嘴笑道:“咱们食肆的小娘子还真机灵!”

    沈于归亦笑而不语。阿黎对于食肆的管理经营这方面确实有不少天赋,等自己的食肆再做大些,便可慢慢地将各种杂事交由阿黎管理了,这方面阿黎的能力可是在自己之上。

    不消一盏茶时间,阿竹便端了一碗槐叶冷淘出来。那食客细看时,冷淘碧绿,多裹佐料,还放了两片新鲜槐叶点缀,仅仅这颜色,便让人看着舒爽。

    沈于归却不懈怠,接着忙着煮面、调拌浇头,如今也快正午了,若是待会儿大批量的客人来了,手上没点“存货”可不行!

    沈于归手上虽在忙活着自己的活计,可同时也关注着那食客的反应。只见那食客开始时一切正常,狼吞虎咽地吃着,然后沈于归便听见他似乎开始低声说着什么。

    “……碧鲜俱照箸,香饭兼苞芦。经齿冷于雪,劝人投此珠。愿随金騕褭,走置锦屠苏。路远思恐泥,兴深终不渝……”

    阿桃阿竹也听见了奇怪的动静,纷纷过来看发生了什么。二人侧耳听了半晌,只觉得甚是奇怪,这男子说的明明是人话,可说的内容……自己怎么就听不懂呢?

    二人皆看向沈于归,眼巴巴地等着自己心中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掌柜娘子解释解释,可沈于归的脸上似乎也是一脸“我听不懂”的模样。

    从节奏和韵律上来说,沈于归听得出来,应该是诗歌,只是这内容……自己确实也不知道究竟是哪首诗、是何人所作。

    “……献芹则小小,荐藻明区区。万里露寒殿,开冰清玉壶。君王纳凉晚,此味亦时须……好!真是好一碗槐叶冷淘!”那男子说完,便仰头将壶中的青梅茶饮一饮而尽,仍赞赏不绝。

    说实话,这沈记食肆开张这么长时间以来,每日里进来吃饭的,不过都是市井小民、贩夫走卒,虽说这些人有时说话粗俗不堪,但起码沟通交流上算是无障碍。

    今日却来了这么个文邹邹的读书人,吃饭时确实安安静静不吵不闹,也不会赊账不还,可是这满嘴的说的,阿桃阿竹实在搭不上话。很尴尬呀……

    阿桃阿竹二人正如此想着,却见沈于归拍掌走了过去:“好诗,好诗!想必郎君是来京赶考的举人吧?郎君有才,介时定能金榜题名!”

    那男人看着沈于归,回礼笑道:“难不成掌柜娘子也懂诗?”

    沈于归淡淡道:“奴家不才,不过略懂些罢了,只是略识几个字而已。”

    那男人突然大笑:“掌柜娘子莫要取笑小生了,这诗非小生所作,娘子方才那句话当真折煞小生了。娘子怎的连这也不知,方才小生所吟,乃出自前朝杜工部之手。杜公文采,才华斐然,非小生所敢比肩。”

    原来是杜甫的诗,自己还忙不迭地上去,却拍错了马屁……沈于归只觉得真是尴尬得无地自容,便忙岔开了话题道:“这槐叶冷淘,郎君可还觉得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