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056 唯有读书高

    这句话说的是梁惠王说自己对于国家治理十分尽心,河内遇到饥荒,就把那里的老百姓迁移到河东去,把河东的粮食转移到河内,河东遇到饥荒也是这样做。

    西门庆觉得读书还是很有好处的,特别引经据典起来,能为自己言辞增色不少,有时候喷完别人别人还不知道怎么回事。

    读书人骂起人来的确是够损的!

    安排完西门庆的课业,孙教谕照常要到县学中去转一圈,西门庆不以为意,两人向来就是这么相处的。

    这边西门庆一篇孟子还没读完,孙教谕就气冲冲的回来了,西门庆有些奇怪,孙教谕的养气功夫不错,很少见他这副气急败坏的样子,再说在县学里他是老大,谁敢给他气受?

    “你安心读书!不可为琐事分心!”顿了一顿,孙本仁对西门庆说道。

    西门庆心中一动,心里有了几分猜测,也不说破。

    “今日刚刚收到谕,官家要加开恩科!”孙本仁顿了一顿。

    “来年的县试以你现在的学问足以应付了,府试也不难,就是院试只怕还有些艰难!但也可以下场一试,提前感受一下科举的气氛也是好的!”

    西门庆点头称是,这是觉得自己如今的学问还考不秀才?

    可惜孙教谕不知道自己老早就通过蔡师爷走了县尊的后门,只要县试能得第一,府试也就有了保障,更何况府试的主考翟学司和自己也算有些香火情分,那么也有很大的几率通过府试,冲到院试。

    想起那个白嫖了自己诗词的LSP,西门庆觉得自己有必要提前准备几首好诗,说不定到时候能用的。

    以前他对科举了解的不深,通过这段时间的恶补才知道原来读书人从启蒙开始,想要走进殿试一共要过六道关卡,分别是县试、府试、院试,此三关又统称为童子试,通过院试取得生员也就是秀才名额后,才有资格参加余下的乡试、会试、殿试,完成大满贯。

    历史好像还真出过几个连中六元的学霸,时间太久,西门庆也记不清楚了。

    凭他如今的实力,如果完全走科举道路的话倒不是没有可能,只是这样的意义不大,毕竟西门庆如今的追求是长生久视,。

    “县试在每年的二月举行,转眼就到,看来还是要加快进度!”孙教谕明显对西门庆的课业很心,也想他能早点进学。

    毕竟他自己也是这么一路走来的,知道科举里面的一些套路。

    就算是一些本来没有进心的学生,参加完几场考试,感受到不同的气氛,回来之后也会变得更加努力。

    对于孙教谕肯主动给他加重课业,西门庆倒是乐见其成,因为眼下的课业对他来说确实不算重,只是孙教谕一直压着,老是怕他根基不稳,如今彻底放开,他也想试一试自己的极限在哪里。

    下午练完字,西门庆走之前孙教谕让他回家之后做几首试帖诗,这些都是科举考试里要用到的,其他如五经文、圣谕广训等因为西门庆五经还未读完,如今只能先拿诗词练手。

    回家的路,西门庆自己想了一会,也觉得有一些心得,这次他准备按照自己的理解做几首试帖诗,一来是自己脑中只记得一些千古名篇,用在这里实在是大材小用了,二来他也想看一下自己的诗词在古代到底算什么水平。

    一路揣摩着到了家里,来旺回报说下午的时候,县里的衙役又来过一次,西门庆说了句知道了,就将此事完全丢开,看孙教谕今天的态度,这件事多半已经翻篇了。